战争使放荡不羁的白求恩脱胎换骨
2009年09月24日 15:3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陈晓楠:后来的研究者大多愿意从艺术家和思想家的角度来分析诺尔曼·白求恩,他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他写诗,作画,热爱演讲,他还旋风般地开展过一个致力于在战区建立卫生制度的五星期运动。他在模范医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今天阅读也仍然令人无比感慨,他说我年轻的时候,梦想生活在一个没有隔阂的国度里,任何人的创伤或者死亡,都使我黯然若失。我是一名外科医生,相比于幸福和喜悦,我更感兴趣的是创伤和痛苦,也许我未必能活着,看到那个和平的共和国,但今天我们要用行动帮助它诞生。我可以确信,后来者有一天会像今天一样聚集在这里,庆祝解放的中国人民的共和国的成立。

解说:游黎清的母亲,当年是白求恩身边的一名护士,游黎清的父亲游胜华,时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的副部长,白求恩曾在遗嘱中留给游副部长八件手术器械。七十年过去了,游黎清仍然是小心翼翼地保存,视若珍宝。

游黎清:这是两把剪子,一个直剪,一个弯剪,这个器械是在白求恩的所有的器械里头,算顶尖的吧。一般手术它就是用来剪线头,剪组织,或者剪血管,你看,非常快,全在这个钢,这个尖还非常好。

解说:1939年白求恩奔走在晋察冀边区的各个卫生医疗站,曾经习惯面包牛奶的他,早已适应小米山药蛋的生活。为了方便白求恩流动工作,聂荣臻司令员曾给予他一匹白马,毛主席也特意每月给他一百元边区票作为生活费,但都被谢绝。

张业胜:白求恩给他一百块钱,那么,聂司令员是五块,我们是一块钱。

姚喜奎:他不要,因为你说你,八路军都没有薪水,都没有工资,我为什么要,但以后给他的还是叫他的生活费,他说我不是来这挣钱的,挣钱在哪儿都能挣,但他的生活也很简单,简朴,穿草鞋,经常吃土豆,蘸白糖,或蘸咸盐吃。

解说:1939年,因为战事日益频繁和敌人封锁,药品匮乏问题更为严重,因为没有麻醉药,伤员手术时痛苦的表情,常常令白求恩彻夜难眠。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只剩下二十七管羊肠线了,等这用完,我就得发明新的东西,来缝合伤口了。就在白求恩苦思药物对策时,英国的传教士何明清的出现,带来一线生机,何明清表示,可以帮助白求恩从北平购买药品,有一天白求恩特意来到宋家庄,找到了何明清。

张业胜:曲阳那个县,县长懂点英语,就听他两个悄悄地讲话,说你带我到北京去吧,后来他就一听他就急了,他就赶快打个报告给游胜华。

游黎清:白求恩缺药,听说她在北平有关系,说托她去买药,然后那个霍尔就答应说,我带你一块去。反正也跟他讲,说你怎么上八路军这边了,你怎么不留在国民党那边,就说这边懂英文的也少。

张业胜:游胜华就很紧张,哎呀,他可不要私自跑了,走了。

游黎清:我爸爸一看这还行,就赶快打电报,打给军区,说白求恩这边行李都收拾好了,要跟着走,我爸爸就急了,说这可怎么办。我爸就模仿聂司令员的手迹,假传圣旨,白求恩说有什么事,说让咱们回去,说那让咱们回去,那就服从命令,他挺守纪律的,那咱们就回去吧。

解说:何明清后来曾几次冒险北上,帮助白求恩购买药品,日寇得到消息后,烧毁了她的教堂,她不得不离开晋察冀,前往香港避难。白求恩唯一购买药品的途径因此中断,他写给加拿大援华组织的信中,充满了苦闷和愤怒,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你们的援助?这里有二十万军队,去年打了一千多场战斗,应付伤病的却仅有五个医科学校毕业的中国医生和一个外国人。

1939年10月,白求恩仍然等不到加拿大的回信,他决定亲自回国筹备药品。在启程回国的前一个晚上,他和身边的翻译说,我好久没有看到加拿大的月亮了,如果顺利的话,我今年可以和母亲一起过上圣诞节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大鼻子老头儿想家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