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胡适陈独秀领袖《新青年》 吹响新文化号角
2009年06月08日 14:0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凤凰大视野 《书生意气——五四人物志之胡适》

第二集:

陈独秀落魄上海滩,在同乡汪孟邹帮助下办起《新青年》;

胡适一篇《文学改良刍议》,一夜间爆得大名,也使《新青年》赢得话语权。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领袖与《新青年》一同进入了“兼容并包”的北大。

“新新人类”的决绝态度,触犯了古文前辈,一场风波在所难免。

背景资料:胡适与《新青年》

《新青年》的缘起

1917年1月年仅24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9月在北大任教,随后出版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在学术界取得无可争议的地位,短短两年内胡适即与国内顶尖学者并驾齐驱。以这样的年龄,在思想文化界取得如此成绩,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梁启超,当无第二人。梁启超当年追随康有为进行维新变法,有着康有为的提携、维新变法的影响,梁的青云直上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胡适全无凭借。

《新青年》这块胡适的发祥地,最早由胡适的安徽同乡陈独秀开辟的。对于这份刊物胡适后来回忆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二十年(指1910-1930年代)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1915年的夏天,在中国留日学生因反对二十一条要求纷纷回国,曾经参加过革命工作而流亡在日本的陈独秀也回到了上海。1915年的上海抗日救国运动此起彼伏,陈独秀苦苦思索,认为求国者必先改造国民思想,造就新一代有为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以改革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为目的,在皖籍汪孟邹和其他人士的帮助下,陈独秀于9月15日在上海出版《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的《新青年》。

杂志初创,困难可想而知,汪孟邹积极联系杂志的撰稿人。汪孟邹向陈独秀推荐了自己的绩溪老乡胡适,并多次代陈向胡约稿。经过汪的牵针引线,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开始携起手来,胡适与《新青年》建立了最初的联系。而此时的胡适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面对着孕育和萌动着的文学革命大潮,经过长期的思索和与朋友们的交流,胡适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学革命的关键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改变半死不活的文字。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却应者寥寥,同在美国求学的一帮朋友们多不赞成胡适的意见。

当得知陈独秀在国内创办杂志并以改革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为目的时,胡适欣喜异常。胡适在与陈独秀的通信中指出:“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人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并在《新青年》1916年9月2卷1号上的发表了自己的译作《决斗》①,这也是胡适在《新青年》上最早发表的作品。1916年10月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将自己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告诉了陈独秀,提出了“新文学之要点,约有八事”。陈独秀接信后,积极鼓励胡适将这些意见表述成更为完整的文章,这就是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上发表的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系统阐述了对文学改良的八条建议: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模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呻吟

(五)、务去烂调套语

(六)、不用典

(七)、不讲对仗

(八)、不避俗字俗语

此文的发表引发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具革命性的变革,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死”水。一夜之间,大洋彼岸的胡适名声大震。《新青年》成为胡适一生声名事业的发祥地,年仅26岁的胡适就此暴得大名,开始了他作为名人的生涯。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陈雪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