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湘军的恩怨
2009年02月03日 11:06凤凰网专稿 】 【打印

《近人曾国藩》  第四集:恩怨

简介:曾国藩能够成就一番大业,离不开湘军一帮将领。而后来发生的一些冲突,使得很多人最终与曾国藩分道扬镳。

背景资料: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主要活动:

湖南双峰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也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但是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为后来北洋军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名臣和幕僚:

湘军在镇压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当时他的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

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被史学界称为“中兴三名臣”。

湘军精神“吃的苦霸得蛮舍得死”

湘军拥有勇猛的战斗风格和坚强的战斗意志,在与外国人作战中,意志和精神力量比几件西洋火器有用的多,“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湖湘精神在外国侵略者的战斗中的展现的淋漓尽致。

湘军的解散和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由湘军的曾国藩始,湖南开始了人才的喷涌:从晚清镇压太平天国和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和同盟会、革命党的成立;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湘军成为湖南人的精神动力,至今湖南人对此仍然非常自豪,并把湖南社会各种方面的人才和现象称为“湘军”。如文艺湘军、体育湘军、出版湘军、电视湘军等。甲级足球队的名字也叫湖南湘军。

对湘军的评价

对于湘军的历史定位,历来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湘军是帮助了满清政府,消灭了农民起义军,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湘军所发展的淮军人物李鸿章作为众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者,更是被认为是民族罪人。洋务运动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湘军亦成为开创近现代军阀割据的源头。

肯定湘军的人认为消灭太平天国并非过错。太平天国自身也并非能够改变封建社会,其宣布的一套根本无法实行;太平天国的将领也贪图享乐,鱼肉百姓,争夺权力,实际与满清统治者无异。湘军的出现也客观上让满清政府的军事和政治权力落入汉族,中央政府的权威极大地弱化,和民国初的军阀也有渊源关系。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改变中国沦落的状况,但至少让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使政府和人民懂得要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和思想。洋务运动也带来了许多改变,如选派留洋学生,建立北洋舰队等。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湘军人物的一大功劳。

《凤凰大视野》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2009年2月5日(周四) 20:02-20:35

重播时间:2009年2月6日(周五)  09:00-09:35

《近人曾国藩》系列:

第一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 人称“曾剃头

第二集:曾国藩挑战咸丰帝 曾惹清廷不满

第三集:曾国藩从愤青到老江湖 被慈禧夸“天下第一正人

更多精彩:李鸿章的历史掠影

晚清120个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哈佛留学生

李鸿章上海崛起 因杀降将与洋枪队长戈登交恶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陈雪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