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官窑7501” 毛泽东警卫干部谈主席用瓷
2009年01月06日 12:29《景德镇陶瓷》 】 【打印

每升1摄氏度都十分困难而且有可能使整个窑炉报废

烧制过程中的一些困难

烧制瓷器的任务给景德镇布置下去后,因8.28工程未完工,便急匆匆赶回南昌。谁知过了一个多月,景德镇方面一点动静也没有,黄庆荣赶到景德镇,找到李克时书记,立刻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当时讲没有人,便从各瓷厂抽调了一批三级以上的技工和设计人员,共40余人,工资由原厂发,集中烧制这批瓷器,当然是要能代表当代景德镇最高制瓷水平。当时是由一位名叫罗慧容的高工全面负责,烧制小组烧制了两个月都没成功。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后,决定采用以江西抚州地区临川出产的二种非常稀有的优质高岭土作基础配料的新工艺进行生产。据说用临川高岭土制作出的半薄胎高白釉瓷器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用手指轻轻的敲击,其声清脆悦耳,在光线照射下,器壁成半透明状。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导热系数低,如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感。由于临川高岭土储量极少开采极难、产量极低,因此十分昂贵。陶研所为制作这批瓷器,花重金购买了数十吨当时储量已近枯竭的临川高岭土。

为确保质量,据传陶研所又发动全所职工采用手工方法从中选出数吨精料,真可谓精益求精。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坯胎,技工一天能加工100个普通产品,而加工同样尺寸的高白釉产品一天最多也只能完成5个。还有,景德镇的传统日用瓷烧成温度在1300摄氏度左右,而这种高白釉瓷器要烧到1400摄氏度才能瓷化。当时我国烧制日用瓷的窑炉,通常只能升温到1300摄氏度,最多也只能烧到1350摄氏度。再往上,每升1摄氏度都十分困难而且有可能使整个窑炉报废。由此可见制做这种高白釉瓷器的工艺难度极大。

据说材料问题解决以后,下一关是造型设计。陶研所将这项工作交给了美术研究室主任、“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先生的女儿汪桂英。她接受任务后查阅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又经过数日的冥思苦想,最后决定采用明代正德碗的造型作为基本设计思路。正德碗的器型华美而不失端庄,华丽而不失稳重,至今仍被袭用,足见其魅力不衰。她的这一想法得到认可。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茶杯的造型。中国人开会时喜饮茶。在中央开会时,为了减少服务人员倒茶时的干扰,需要一种形状稍大又便于保温的茶杯。为此,50年代早期,流行一种带盖子的茶杯。这种茶杯的造型端庄典雅,一派大家风范。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先生讲,当年正值朝鲜战争结束,就给它起名为胜利杯。从此胜利杯就在我国流行起来,经40余年而不衰。1975年制作的这批瓷器,其茶杯仍然采用胜利杯的造型。

完成造型设计后,陶研所又迅速发动全体瓷绘艺术家开展纹饰设计工作。所领导把众多的稿件汇总在一起,报有关领导集体讨论后,挑选出其中3种方案上报审批,这3个方案均被批准。这3种设计方案之所以能中选,除了它们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中吸取了创作灵感,黄庆荣讲主席平时很喜欢梅花、桃花、夜来香。这些瓷器制作时只选了梅花和桃花。

有了图纸,并不等于就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瓷器。釉上彩绘是景德镇传统工艺,也是陶研所的拿手好戏,因此它的生产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然而釉下彩就不同了,历史上景德镇烧制的釉下彩只有两种,一种叫“青花”,一种叫“釉里红”。青花是用氧化铜作颜料,呈蓝色或紫红色,用它不可能烧制出来淡雅的桃红或梅红色。烧制桃红需要一种用黄金作色剂的颜料,称“金红”,也叫“洋红”,这种颜料过去从欧洲进口。我国最早采用它作陶瓷颜料是在清代雍正时期,当时把它用于一种叫“胭脂红”的官窑产品上,并没有作为一种中温色釉。它的烧成温度是1100至1200摄氏度之间,而这批订制的瓷器要烧到1400摄氏度。为使颜料能耐高温,必须对原有配方进行调整,无成法可依。研制者经多次试验选择出一种配方,在试验中未发现毛病,然而用于生产时却出现问题,在放大镜下观看不是颜色欠佳就是釉面龟裂,致使开始烧的两窑釉下彩产品全部报废。这也是造成日后流人民间的“保密用瓷”,釉下彩产品远远多于釉上彩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一页:烧出来的次品和多余的下令全部打碎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