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文化记忆:美女替代女英雄 传统观念冲击新的精神世界
2008年11月27日 10:57新华网 】 【打印

春雨润无声--改革开放30年之文化记忆 第三集

1983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大陆杂志和日历上的封面,全都是美女。有妇联干部指责出版社侮辱妇女并且提出:“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年,“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成了“反精神污染”的重要内容。10月下旬,“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呼地一下子在全国铺开。一时间风雨欲来、人心惶惶。

清除精神污染运动

大众电影封面

精神污染特指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我国思想战线上某些人用不健康的思想、作品、表演污染人们灵魂的现象。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具体表现。

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9页),指出:“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

“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按照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的精神,曾开展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但由于某些领导人对此采取消极态度,斗争未能取得效果。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说:“反对精神污染的观点,我至今没有放弃,我同意将我当时在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全文收入我的论文集。

一九八三年,爆发了对周扬、王若水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批判,开始所谓“清除精神污染”运动。

这是十年内乱以后正式开展的第一场“大批判运动”,那一套极左的手段差不多都搬出来了。他们要反要革的东西很多,形势很乱,左的思想普遍抬头。当时,党中央担心,民主人士也担心,国内外都担心,以为又要来一次“文化大革命”了。这时耀邦同志做了很多工作,在他的扼制下,这场“清污运动”,只搞了二十七天就勉强收场了。

十二月十四日,耀邦同志召集人民日报、新华总社和广播电视部的领导同志谈话,根据中宣部当时整理的谈话纪录,耀邦同志谈到:小平同志讲话中对什么叫污染,怎样清除,讲得很清楚,讲的是清除思想战线上的污染……小平同志这一讲话还没有发表,没有认真学习,个别地方和单位匆忙采取不妥当的措施去清除精神污染,出了一些毛病。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冠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