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深交所试营业 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蒸汽机
2008年11月07日 10:50新浪网 南方日报 】 【打印

恰逢此时,人民银行总行金管司司长前来深圳视察。在参观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他说"可以先转起来,先在我那儿备一下案。但你们必须要改个名,叫'深圳证券交易市场'比较好。"为了能够顺利地早日开业,交易所筹备组只得考虑更名再报!交易所筹备组以往起草的文件又都统统改名曰"深圳证券交易中心"。

1990年11月,上海首先打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旗号。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组也积极响应。我再一次找到市政府旧题重谈。筹备组认为言之有理,并且事有先例,上海在先,市政府当然同意。于是,交易所的名字在千回百折之中,磨砺数月,才算得出这样的大号。

起名一事,尚如此周折,开业之事更难!

1990年5月,深圳股市突然上涨。我们请张鸿义副市长与主管机关领导光临现场观摩电脑演示。如果那时交易所一开业,那么(深圳证券市场)首先进入完全的电子化时代,这无疑宣告了一切幕后交易的终结。

张鸿义看完电脑方案及演示,说:"看来深圳人并不笨。"随后对主管机关的领导说:"是不是就让他们来做吧?"

我觉得,在电脑交易正式推出之前,一定要制定出一部有关电脑操作的法律条款,于是一部《电脑辅助交易办法》应运而生。洋洋万言的《电脑辅助交易办法》,是新中国证券史上的一座丰碑。按照这种"高技术"法规,过去柜台交易中的不法行为再无可乘之机。

《电脑辅助交易办法》还在讨论之中,便又一次成了众矢之的。首先发难的是那些证券公司。按说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应同是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白热化的争执,却隐隐地告之天下,两者之间存在着激烈冲突和矛盾。

一个要管,一个不让管,矛盾自然形成。官司打到主管机关,"意见不一"、"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得,将《电脑辅助交易办法》打入冷宫,坚持要手工操作。这一举动,在深圳股市的上空划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深圳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市场?人们不敢肯定!因为手工操作无法保证股票市场的诚实,"三公"原则可能会再度遭受蹂躏。那么主管机关某些人的用意何在?不得而知。

令人遗憾的是,电脑方案最终成了腹中死胎。电脑的运用,并非用简、繁可概括其意义,更无难、易之分。一旦电脑方案真正上马,受损最大的就是那些黑幕中的股票掮客,幕后交易也会遭到重创。电脑只认程序,只要程序合理,符合三公原则,它是最能保护正当交易、最不易"出错"的高技术手段,但居然因那一纸批示而束之高阁。

后来,上海股市借用了深圳的"无纸化"经验,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功。深圳子宫内的婴儿,居然出生在上海!我愤怒之下又写文章,质疑交易所的先进技术作用被严重低估与践踏。

1990年我们的电脑交易系统出台,本来说5月13日开业,不久便成了泡影。开业不得不改成试业,定为8月18日试业。

试业的前几天,主管部门又以"北京"的名义,说"北京"不同意开业。"北京"不同意开业,深圳市政府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交易所受命于人民银行。开业问题再次流产,不得不另改时间,改在了10月13日。但在开业的前几天,某行长亲自到北京汇报情况,汇报内容无从考证,南归深圳之后,10月13日的开业又被扼杀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