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改革初遇难题
载修建蛇口码头时,袁庚给工程定额者每人发放了24块钱的月度奖金,却惊动了中南海。这个奖励制度,很快被上级有关部门勒令停止。袁庚拍案而起,但又奈何不了人家。为了解决蛇口的通讯问题,袁庚以招商局的名义与香港一家公司达成协议,搞电话通讯建起来,结果有关部门怒不可遏:“邮电通讯涉及国家保密问题,历来由国家专控专管,岂能容忍一个企业擅自与境外联系?”
30岁以上的人,可能还记得曲啸这个人,一个“青年教育专家”,当时他的演讲风靡全国。1988年1月,曲啸的一场演讲,引发一场“蛇口风波”。当时曲啸来蛇口与当地青年座谈,在谈到“淘金者”这个主题时,一个青年反驳他的观点:“创业和淘金,为自己打算和为社会考虑,这些东西在人身上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容易分得清楚。这些东西从理论上没有解决。在一个人身上,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各占多少比例,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调整等,说不清楚。有的人他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己,但他还要说,他觉得自己好像挺清楚似的……”曲啸当时很生气,当场要这个青年报告他的姓名,并表示要向上反映他的问题。那位青年笑着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第二天,一份题为《“蛇口座谈会”始末》的材料,火急从深圳密送中央领导,那个递名片的青年赫然在目。这份材料给整个座谈会下了一个从头至尾充满“明显的错误言论”、已经走上“邪路”的定语。曲啸把蛇口青年当作反面教材来批判,并动辄向中央“写黑材料告状”,蛇口人怒不可遏。《蛇口通讯报》以《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一次激烈交锋》一文愤然反击。这篇通讯以尖锐的态势把“蛇口风波”闹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对于这场风波,袁庚当即表态:“第一,曲啸同志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存在,也应该允许其他的观点存在。我们坚持不论是谁,不论什么流派、什么观点,只要不反党、不搞人身攻击,都可以让他们在这里交流探讨。但有一点要讲清楚,我们不欢迎教师爷式的空洞说教,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这种作风连我这个老头都不能容忍,青年人是不会欢迎的。第二,我非常赞赏这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对那位被追问姓名并上了什么材料的青年人,我们一定要加以保护。即使他的发言有什么不妥,也不允许在蛇口发生以言治罪的事情。”
《人民日报》意识到这场“风波”,显示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有着重大的探讨价值,随即派人采访各当事人,并以罕见的篇幅和力度,推出《“蛇口风波”答问录》及39封读者来信。这场大讨论如一声惊雷震撼神州大地,有史学家甚至把它赞誉为“第二次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蛇口的五四运动”。
下一页:用一句口号诠释市场经济
相关新闻
- · 查全性向邓小平谏言“恢复高考”始末
- · 改革开放30年:1984年商品经济暗潮汹涌 中国承包第一人问世
- · 改革开放30年:“放权让利”指导国企改革“老大难”
- · 改革开放30年:胡耀邦为个体户正名 自食其力很光彩
编辑:
李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