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炮击金门”的战略目标:中国定会统一
2008年08月22日 15:29 】 【打印
相关标签: [台湾] [炮击金门] [蒋介石]

美国人没看懂毛泽东的招数

按毛泽东最初的战役构想,炮击金门的目的是为了封锁金门列岛,迫使台湾方面从金门撤兵,达到收复金门的目的。

在炮击金门当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湾太远打不到,我就打金、马。这肯定会引起国际震动,不仅美国人震动,亚洲人震动,欧洲人也震动。在美国干涉台海后,中央决定因势利导,将金门和马祖作为拴住美国人的两根铰链,使其如食鸡肋,骑虎难下。”

据文献披露,毛泽东在炮击金门一周年后曾经对来华访问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美国人没有多大本领,他们以为我们(中苏两国)在炮打金门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我们没有想到打炮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美国人在黎巴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生怕别人打他。美国人没有立刻弄清楚我们的目的,以为我们要打台湾,就把他们的军队从地中海、太平洋、西太平洋、日本、菲律宾调来。等到地中海舰队开到新加坡的时候,一看没什么事情了,就在新加坡停下来了,引起了印尼的恐慌。我们一骂,他们就退回菲律宾去了,住了两个礼拜。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人这次部署很慌很乱。”

“只要台湾归回祖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

10月6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毛泽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人总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于美国有利,因为它可以取得主动。迟走不利,因为它老是被动。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这一点是常识,美国人应当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并无战争,无所谓停火。无火而谈停火,岂非笑话?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终究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当。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运输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

10月13日,也就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一周后,毛泽东在会见新加坡《南洋商报》撰稿人、著名报人曹聚仁先生时说:“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毛泽东的这次谈话后来被周恩来概括成“一纲四目”,并由张治中和傅作义通过信件方式转达蒋介石的副手陈诚。

其中“一纲”是:只要台湾归回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蒋介石)与兄(陈诚)意见妥善处理;“四目”包括:台湾归回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鉴于美国在停止炮击后,斗胆再次为台湾军舰进行所谓“护航”,福建前线于10月20日对金门再次进行炮击。炮击只打金门列岛的工事、阵地和滩头船只。10月25日,毛泽东再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着重揭露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在《再告台湾同胞书》中,毛泽东明确宣布对金门“逢双日不打炮”,“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并告知台湾人民:这“不是诡计,而是当前具体情况下的正常产物”。隔日炮击的结果,一方面使金门继续成为美国人脖子上的一根绞索,另一方面也使蒋介石不能从金、马撤军,继续保持与大陆的联系,从而避免台湾孤悬海外,成为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独立”的借口。

金门炮战的高潮由此过去。(来源:环球时报)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