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千年独木桥——江南贡院与科举沉浮》系列 第三集:大清奇案
清军入主中原之后,顺治皇帝采纳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仿照明制开科取士,以期笼络士人,博取民心。并在明代科举制度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其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但科举制度毕竟已经实行了千百年,它的各种弊端到了清代完全暴露无遗,积重难返。就像整个大清一样,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但也浸染着一个帝国前所未有的沧桑日暮。科场上,大清王朝的几代帝王对舞弊行为举起空前的重拳打击,却仍然挡不住舞弊风愈演愈烈,科场大案和各种丑闻频频发生,顺治14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50年的辛卯科场案,还有咸丰8年的戊午科场案,都达到了科考史上最严重的程度,成为震惊中国科举史的科场大案。而这三起大案,有两起发生在江南贡院,这不仅和当时科考的方式和内容有关,也和明清的政治状况有关。本集节目试图从三个个案去透视清朝科举在方式方法上的漏洞,以及朝廷在量刑判案制度上的某些弊端。
相关资料
江南科考大案惹怒康熙 “大才子”写错百家姓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非要推翻已公布的“高考”名单,屈死二十翰林?朱常洛为何成了短命君主,被一颗神秘的红丸送上西天?康熙帝为何要亲自审理江南科考舞弊案?本书所选的明清十大奇案,有的已为大家耳熟,有的则少有所闻,但不论熟悉与否,作者都抓住这些勾连缠绕、扑朔迷离的奇案后面的本质,剥茧抽丝,找到源头,解开谜团,使读者豁然开朗。
江南科考大案惊动康熙
南京秦淮河北岸,沿贡院街东行,就会看到两组古建筑---夫子庙和贡院。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这里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
深秋的紫禁城,落叶飘零。已是深夜子时三刻了,但弘德殿还闪烁着摇曳不定的烛光,康熙皇帝在这里批阅奏折已整整三个时辰了。
康熙是一个很能自制的皇帝,此刻却发火了,因为他刚刚读罢一封江南巡抚张伯行的奏折。报称江南本届乡试出现了舞弊大案,副主考官赵晋受贿十万两纹银,出卖举人功名。阅卷官王曰俞、方名合伙作弊,正考官左必蕃知情不报。为此江南学子大哗,民愤难平,请求从速严办贿官,以定江南学子之心。
康熙又于密奏卷内发现自己最宠信的坐探、苏州织造李煦的奏折,奏折中说:举子们出于义愤,把考场匾额上的“贡院”两个字涂写成了“卖完”,还有一群考生竟将财神庙里的财神泥像抬到了夫子庙里,江宁城内万人空巷,观看考生们抬着财神爷游街。李煦抄录了一副揭帖对联:“左丘明双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这分明是指斥主考官左必蕃对舞弊行为视而不见,副主考赵晋胆大妄为,贪赃枉法。
康熙再也无法忍耐了,将手中的龙泉窑青花茶杯狠狠地掷在地上,摔得粉碎。侍候在窗外的宫娥内侍吓得齐溜溜跪下,康熙挥手令他们退下,自己坐在龙案前发下了一道御旨,令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为钦差大臣,火速赶赴江南,务将科场案彻底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