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淮,号泗光,别名黄石夫,因小时候患过天花,脸上留有疤痕,又被家乡人叫做“黄麻子”。1902年,黄永淮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安岳县龙台乡的一户农民家庭。
黄永淮父亲黄慎之,虽家境贫寒,但甚有德行,宗望所归,被族人推举为“龙台黄氏同宗会”的族长。
黄永淮幼时在龙台乡小学念书,后来升入安岳县旧制中学学习。在学校他学习刻苦,思想进步。1925年黄永淮中学毕业,时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他满怀爱国热情,立志以身报国。1926年在族人黄爵高等人的资助下,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
1928年,黄永淮以优异的成绩在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先为杜从戎,后为俞济时)任见习排长。1929年,警卫团扩编为警卫第1旅,黄勇淮升任连长。1930年黄勇淮随部队到河南参加了中原大战。战后警卫旅仍驻防南京,被扩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军第2师。部队采用全德制军械装备,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是拱卫首都的劲旅。1931年12月,警卫第二师改编为第88师(师长俞济时)黄永淮仍任连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第88师官兵主动请缨抗战。2月5日,部队奉命归第19路军指挥,7日全部集结上海南翔。2月14日,第88师隶属第5军。黄永淮随部队参加了淞沪抗战。在战斗中他英勇杀敌,战功卓著。1933年,黄永淮升任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3营营长。1934年他再次被提拔为第524团团附。1935年,国民政府重新评定军衔,黄永淮被授予中校军衔。
踏平三岛方雪恨,罢官归耕夙愿成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第88师首先进入阵地与日军激战。黄永淮曾赋写:“踏平三岛方雪恨,罢官归耕夙愿成”的诗句以铭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力拼搏。10月下旬,在中国军队撤退前,蒋介石要第88师留下第一部分部队坚守闸北、四行仓库。第88师师长孙元良准备派黄永淮带领部队组成“八百壮士”守之。岂料此时黄永淮却在一线指挥作战时被一粒子弹从左眼角斜穿射入,顿时身负重伤,血流如注。他只得被送入德国人开办的宝降医院抢救,遗职由第262旅中校参谋主任谢晋元继任。谢晋元到任后立即率部进驻四行仓库,成为了名扬中外的民族英雄。如同现居台湾的抗战老兵黄润生所言:“团附谢晋元率领该批战士进入四行仓库,成为历史上名人,而黄副团长(应为团附-笔者注)永淮虽在许昌壮烈殉国,反默默无闻。人之有幸与不幸,实在太微妙了”。
黄永淮伤愈后,到重庆受同乡李如苍(陆军大学第七期毕业,时任中央训练团兵役干部训练班主任)邀请,任训练班教育长。
1942年,河南周家口地区(今周口市)警备司令吕公良(浙江开化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生)奉命以周家口警卫团为主力。组建了新编第29师。该师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急需补充各级干部。于是,黄永淮调任新编29师副师长。据原新编第29师健在营长李树森,连长张访朋回忆,黄永淮副师长生活简,治兵极严,平时练兵有术,是吕公良师长的得力助手。黄永淮原先患有咯血症,由于平时劳累过度,旧病复发,曾一度回家乡休养。
豫中会战前,黄永淮主动请缨抗战,回到部队协助吕公良师长练兵备战。1944年3月,第1战区长官司令部奉蒋介石的命令,派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新编第29师固守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