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之战:张自忠洗冤雪耻的第一役
2008年03月26日 16:35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决胜--台儿庄战役70周年祭 第二集:

李宗仁煞费苦心安排战局 嫡系部队率先迎战

主持人:今天,我们继续和您讲七十年前的台儿庄之战。

实际上,“台儿庄之战”这个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说法,就是指发生在台儿庄的那场战斗,而广义的说法是指整个徐州会战的第一阶段。因为,如果没有前面的那些序幕战,就没有台儿庄的战果。我们今天要和您讲的,是发生在台儿庄之战之前第一场大仗,淮河之战。

在淮河两岸,今天仍流传一句话,叫“纸糊的江南,铁打的皖北”,意思是,江南无险可守,皖北却易守难攻。1938年初,因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不战自退,北线的日军一路南进,南线的日军也一路北上,曾如一道磐石的徐州,此时形势岌岌可危。一支等待抗日等待了七年的军队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他们就是“九一八事变”后撤入关内的东北军。

解说:1938年1月31日,中国农历丁丑年春节。但对安徽省定远县百姓来说,却是性命攸关的日子,很多人在收拾家当,准备逃难。定远县在淮河南岸,县城之内,已能听到日军的枪声。从南京北上的日军第13师团先锋已近在咫尺。老人的叹息声和孩子的哭闹声交织在一起,代替了本该是喜庆的爆竹声。

这个春节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同样难熬。从淮河边传来的炮声比年关的爆竹声更令他心颤。此前,因韩复渠不战自退,已使徐州北线门户洞开。如让南线日军于淮河得手,我军将腹背受敌,第五战区将面临被日本人分割歼灭之险。

林治波(专家):李宗仁的考虑是这样,根据日军的南北会合有一个总的考虑,在南边挡住,挡在淮河以南,在临沂这挡在临沂以东。

解说:以哪支部队在淮河南岸抵挡日军的第13师团,颇费了李宗仁一番苦心。

林治波(专家):13师团也很能作战,两万三四千人,战斗力很强。最后他决定以自己的嫡系,桂系第31军刘士毅部应敌。

解说:让嫡系的广西子弟兵率先迎敌,李宗仁也是不得已。时,大战在即,李宗仁手中却乏可用之兵,十万杂牌军,装备混乱、指挥不一。他在回忆录中曾抱怨蒋介石内外有别的做法:“在武器、弹药、被服、粮饷各方面,中央军得到无限制的补充,杂牌军则被克扣。----大敌当前之时,并肩作战的友军,有的食丰履厚,武器精良,气焰凌人,有的却面有饥色,器械窳劣。要他们同样出死力而无怨尤,又岂可得呢?”

荣维木(专家):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对地方势力抗日的将领只有一个要求,那么就是抗战。

解说:让自己的部队打头阵,李宗仁有两个目的:一是此战关乎徐州安危,让桂军首先出战,李能指挥自如。二是此战乃第五战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战,李要在十万杂牌之众中,树立起他作为地方军统帅的威望。

荣维木(专家):大家走在一起来,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抗日,一定要团结,不能有畛域之见。

林治波(专家):他作为一个杂牌军的将领出来主事,非常好地能处理跟杂牌军的关系,因为他不像中央那样居高临下,他是平等地跟他们联系。

解说:此时,李宗仁汲取前宁沪战场中国军队一味死守拼消耗的惨痛教训,于1938年初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战区决对津浦南段之敌,拒止于淮河以南地区,由其侧方连续予以打击,渐次驱除肃清之,

31军刘士毅部以退为进,消耗日军后即迅速让开正面防线,率部西撤山区,伺机侧击日军。此时,另一支尖兵、第51军由砀山紧急南下,在蚌埠与五河间的淮河北岸布防顶住日军。日军势必被我51军的阵地战吸住,一味狠冲猛打,已西撤的我31军就有机会从敌军左侧向东出击,将沿津浦路北上之敌截成数段,围而歼之。

这就是李宗仁层层防御、连续侧击、渐次肃清战略的含义。

下一页:张学良旧部于学忠迎战 东北军十年抗日正面复仇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