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毅然加入共产党 打下许多胜仗
解说:1926年,各方势力都在争取刘伯承的加入。刘伯承以养伤为由,闭门谢客。
采访:1926年5月,经吴玉章,杨谙公介绍,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是一个特别谨慎的人,所以一开始他没有加入,他说他要先了解一下。后来发现共产党的理念是和他的理想一致的,就加入了。很坚决。
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北伐战争爆发。12月,刘伯承与朱德等人组织领导了泸顺起义,起兵讨伐四川军阀刘湘。起义部队被武汉国民政府编为国民革命军15军,刘伯承就任军长。1927年3月,刘湘军队分路围攻泸州,刘伯承率部进行了167天的守卫战,从此留下了“一代名将战孤城”的佳话。
马鼎盛: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周恩来举荐国民革命军15军军长的刘伯承任起义军参谋团参谋长。1927年11月,刘伯承奉命到苏联学习,右眼失明的刘將軍已经35岁,为了阅读俄文书籍,听懂苏联教官讲课,他拼命学习俄语。长时间苦读,假眼球把右眼眶磨痛了,他就把假眼球摘下来再接着看。凭着战场上的顽强精神,刘伯承不仅攻克了俄文关,还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0年7月底,刘伯承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参谋长。当时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把持军权,强迫命令武器低劣缺少训练的红军同飞机大炮掩护的白军打正规战,拒绝彭德怀、刘伯承的劝阻,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调集9个主力师死守广昌城,结果丧师失地。刘伯承提出必须改变“全线抵御”的战略,否则会毁灭红军做千古罪人!李德反斥责刘伯承“白念了几年苏联的书”。并要博古撤了他总参谋长的职。
刘伯承也犯过政治错误。1932年“宁都会议”博古批判毛泽东是右倾路线,夺了他的兵权,刘伯承对中国革命战争还缺乏认识,所以投票赞成博古。有人指出解放戰爭5大野战军的司令;一野彭德怀,三野陈毅,四野林彪,华北野战军聂荣臻都兼政委,唯独二野政委不是刘伯承而是邓小平。
马鼎盛:1935年5月,蒋介石調動百万大军,要将红军彻底消灭在大渡河以南,重演太平天国“石达开”事件。红军只有穿过一百多公里的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彝人相信“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进入彝区的工兵连被抓去剥光衣服。红军大将刘伯承主动和彝族头人小叶丹歃歃血为盟。使得红军大队和平通过彝区,留下千古美谈。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决定由张国焘、朱德和刘伯承率左路军北上。由于反对张国焘的南下策略,刘伯承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降为四方面军“红大”校长。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毛泽东连连称赞刘伯承的党性很强,骨头很硬,后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从此,刘伯承走出统帅部到前方,打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许多辉煌战例;夜袭阳明堡、神头岭和响堂铺伏击战都是牛刀小试。
周恩来对刘伯承评价是;“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强。”在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关家垴战斗,129师奉命围歼日寇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约500人,因为日军武器装备良好,战术训练有素,又得居高临下的地利,在飞机掩护下形成立体火网;八路军以十倍兵力优势猛攻两天,伤亡不轻还没得手。刘伯承劝彭德怀“围师必阙”,放敌人出逃,在运动中歼敌。彭德怀为了打出全歼一个日军大队的政治胜利,严令不惜代价攻克关家垴。刘伯承为大局付出600多精锐的代价,打赢关家垴战斗。
为讲6小时课 刘伯承备课18昼夜
马鼎盛:129师和后来的中原野战军又称刘邓大军。在刘邓之间,亲近得连顿号也放不进一个。1947年,毛泽东策动战略反攻,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到敌占区。远离后方孤军作战是兵家大忌。刘伯承再次肩负打政治仗的重任,在黄泛区忍痛丢掉大炮辎重,到山区化整为零打游击。
邓小平把老搭档刘伯承称为大知识份子,认为刘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少有。刘伯承撰写和翻译了大量军事著作,主张“建军必建校”“治军必先治校”。建国初期,中央军委考虑他做总参谋长。刘伯承说总参谋长我当了四次总没当好,还是去办军校教书吧。1951年底,刘伯承就任军事学院院长,当时教员奇缺,挖遍全军才得190人。刘伯承决心请几百名国民党将军任军事教员。军事学院战役52名学员都是正军级以上的百胜名将,但大多数文化程度很低;北京军区副司令肖文玖连一加一都不懂,要由小学一年级补起。前后不过4年,一批上将、中将学会了集团军、方面军的指挥理论。全套苏式的火炮、坦克、飞机、军舰加上电台会摆弄了。杨勇学了就到朝鲜,“金城战役”赢得牛气轰轰。一千多门炮集中打几十万发炮弹,不是光凭革命热情就打得好的。
刘伯承为了讲6小时的课,他备课18个昼夜,编写3万7千字提纲。连华东军区将领和南京兄弟军事院校领导都来听课。真是將軍的校長。
刘伯承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600国民党军官成教学主力
1950年10月底,58岁的刘伯承奉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筹备一所军事院校。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与此同时,中央军委提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的口号。此时,刘伯承已经是一眼失明,一眼弱视,然而,刘伯承拿着放大镜,对大量的外国军事译著和自编教材亲自进行校阅和审定。
故事:当时很多红军文化水平不高,讲到打出去的弹道是一条抛物线的时候,这些红军干部怎么也不理解。刘伯承打了一个比方。小孩撒尿,是直线还是抛物线。所有的干部都笑了。刘伯承就是这样,讲解得深入浅出。
采访:为什么选在南京,当时刚解放,物资非常匮乏,南京曾经有国民党原来的学校。现在空在那里。所以就定在南京。
办学之初,刘伯承除了面临物质上的贫乏,更面临着缺乏教师的困境。经过中央军委批准,600名原国民党军官成为了教学的主力。人数达到了全体教师的七成。学生们戏称这是打败仗的教打胜仗的。而刘伯承却公开提出“尊师重道,教学相长”。那时军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军队的各级干部,其中很多人已经是战功赫赫。刘伯承从亲自检查宿舍卫生开始,逐步进行“建立正规制度”和“学习新兵种学术”的工作。
刘太行:刘伯承当年办学时的学生都是军队中的领导。让他们坐在教室里听课,根本坐不住。翘二郎腿的……刘伯承就规定,不准带秘书,说秘书帮你吃饭,你饱不饱。就是这样管这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