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曾用三个翻译换何振梁 贺龙坚决不放
2008年09月16日 10:5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马鼎盛:树立世之风范,铸造国之脊梁,欢迎收看风范大国民。“鸟巢”上的奥运火炬熄灭了,但残疾人奥运会还在如火如荼的继续。奥运概念在中国随处可见。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闭幕式上的评价是:“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回望中国的奥运历程,不能忘记中国体育外交官何振梁。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投入是出于何振梁对《奥林匹克宪章》的忠诚,他对国家的忠诚。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对多种语言的完美掌握、他的经历以及他的政治经验,是他完成国际奥委会各项使命的宝贵手段。对于棘手的事,他看作是必须面对的挑战和发挥创造性的召唤。

在近半个世纪的体育生涯里,何振梁的命运与奥林匹克紧紧相连,以他的坚韧,他的儒雅,他的谦谦君子风度,他的理性与智慧,像大写的中国方块字,感染全世界。在中华腾飞的背景下,他在国际奥委会中一砖一瓦地砌成了通向北京申奥的长城。漫长的申奥岁月正是中国体育被世界认识的过程。

在申奥成功前 何振梁已为奥运准备了50多年

解说:2008年对中国来说,据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奥运会在这里的成功举办,让世界深入的认识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面孔,回望中国的奥运历程,当北京与奥运的7年之约实现之时,有一位老人为这一刻,已经准备了50多年,他就是何振梁。

何振梁:我这个人也许很容易激动,每当我们的五星红旗入场,我都兴奋不已,每当我们的运动员取得了金牌,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奏响了我们国歌的时候,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要往下流,因为我们等待这一天等待了太久,远的来说,等待了整整一百年。

解说: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何振梁一共参加过6次夏季奥运会,7次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因而他被称为,参加过奥运会开幕式最多的中国人.为了有朝一日,能让奥运开幕式在中国举行,何振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如一位国际奥会官员所说,1993年后,我目睹了何先生在国际奥会中,一块砖,一块砖地砌成了通向申奥胜利的长城。

马鼎盛:奥运承载了中国太多的民族梦想和希望。1894年,第一届奥运会向中国发出了邀请,当时的清王朝内忧外患,保命要紧,也根本不知道奥运会有啥用,1908年,有媒体质问,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哪怕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举办一届奥运会,1928年7月,中国首次派中华体育总会,名誉干事宋如海,观摩了第9届奥运会,面对龙腾虎跃的运动场,宋如海百感交集,他反复念叨着"OLYMPIA"一词,忽然冒出一句中国话,“我能比呀”,他说,这虽然是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显示中国人也能参加体育比赛。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国民党政府本来不想派人前去,没想到日寇卵翼下的伪"满洲国"却宣布,东北籍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代表他们参赛,这下激怒了张学良,他以东北大学校长的名义,资助刘长春,代表中华民国去参加奥运会。四年后的柏林奥运会,更暴露了中国的贫弱,政治腐败,运动员回国没经费,全靠华侨捐助,途经新加坡的时候,当地媒体一幅漫画,一群长袍马褂,瘦骨如柴的中国人,抬着个大鸭蛋,标题正是"东亚病夫",当年大中国面临国土沦丧,内战频仍,体育比赛吃鸭蛋事小,日本鬼子几百人,就敢追打中国一个师,横行几个县,才令人欲哭无泪。如今国运兴,办奥运,中国百年夙愿终于实现。

在体育外交舞台 何振梁进行了反对两个中国的斗争

解说:1952年,年仅23岁的何振梁,作为法语翻译,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从这一刻起,他便踏上了奥运之路。然而登上体育外交舞台伊始,何振梁就经历了,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反对两个中国的斗争,

何振梁:1955年,我陪着我们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中国的委员董寿义教授去开会的时候,中国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叫王正廷的,他在会上讲,他说去年我的国家派出了代表团,去参加了亚洲运动会,这个已经暗示了,他代表的是台湾的那个,我们想发言呢,苏联不让我们发言,他说你千万不要讲,把我们硬是按住了,后来我们总想再要找机会,再讲,表达一下我们的观点,结果会议散了,会议散了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回来以后,荣高棠向总理报告了,书面报告,总理有相当长的一段批示,就是出去之前做了专门的交待的,你们工作做的不细,仍然有这么一个失误,我记住了一辈子。

解说: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何振梁也当选为奥委会委员,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先后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和副主席,对于周恩来总理当年的批示,何振梁一直没有忘记。

何振梁:有一次在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面,一个委员,又讲起来什么问题,说我们的体育,是可以起很好的作用,你看在我们这里,有两个中国的吧,这个都可以了,他们都友好相处了,我一听,又来这个问题了,我马上要求发言,人家一想,这个一般违反了传统的,坐在主席台上的执委,一般都不发言的,我要求主席发言,大家都听着我,我就讲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我就指着这个中国台北委员,吴经国先生,我说吴经国先生也在这个地方,我相信他也同意我这个看法,吴经国先生也没吭声,但是他点点头,我说今后希望,在我们这个会上再也听不到所谓"两个中国"的提法。

乔冠华曾用三个翻译换何振梁 贺龙坚决不放

马鼎盛:在谈到自己与体育结缘,何振梁老人笑称这是历史的误会。60年代初,何振梁给毛主席、周恩来当翻译,外语水准和工作能力非常突出,外交部一直想调他,体委人事部门却要用三个翻译来换,外交部真拿出了三个翻译,体委又拖着不放人,一次,周总理同外国领袖会谈,何振梁当翻译,会后用餐的时候,乔冠华见周总理和贺老总一起,就出马展开外交攻势说,我们外交部用三个干部换何振梁,三个人已经去了,希望贺副总理同意,把何振梁调到外交部,乔冠华以为,贺龙不好当着周总理的面驳他,不料贺龙一磕烟斗说,就你们外交部需要人才,我们体委就不需要人才啦,周总理笑了笑没说话,何振梁被这样留在体委。

历史的误会,最终演变成了美丽的意外,1981年,何振梁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国际奥委会委员,1989年,60岁的何振梁,以全票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进入了世界体坛最高领导层,成就了8年内,从委员到执委、再到副主席的“何式三级跳”,是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要职的第一人。

国际奥会主席罗格公开说,了解何振梁的一生以后,就觉得不是他选择了体育,而是体育选择了他,要我说,中国有这么强大的国力,体育空前发展,缺了中国人当国际奥委主席,才是不可思议。

下一页:再次申奥 何振梁:再不成功 活着干什么?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