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9日北京市和平宾馆
“壹基金”启动仪式
李连杰:我走过的两年道路,比我拍电影20年还辛苦。我没有经验,我会犯错,但是我会改,我会用心去做。真的希望大家能够帮忙。
解说:眼前的李连杰没有少林小子的年轻气盛,没有黄飞鸿潇洒自若,没有方世玉的诙谐幽默,更没有华人巨星的光环笼罩,他甚至有些紧张,忘了该说的话。他一次次地感谢,一次次的鞠躬,恳请现场嘉宾、媒体和观众支持慈善事业。他谦卑甚至略显失态的表现,另现场主持错愕不已,也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但是他还是那个想去帮助更多人的李连杰,在他的发起之下,“壹基金”计划正式启动,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框架下独立运作的慈善专项基金。
李连杰:从宏观上去看人类,站在月亮看地球的时候,人类就是一家人,因为我们第一个形容词就是人类,才能分出来往下说,亚洲人、欧洲人、美国人,或者到哪个城市。所以站在这个一个角度去看,怎么样可以创立一个基金,它是可以跨宗教、跨政治、跨语言和文化,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是从那原始点是什么,从那里开始的。
我一直在想,其实生活在地球深,大家就是一家人,所以我想了一个概念,每一个人每一个月拿出一块钱,自己人帮自己,1+1+1=1,每个人每个月一块钱,大家是一家人。
解说:从2006年10月,“壹基金”开始筹备以来,“壹基金”很快受到11万人次的手机捐款,善款达到400万元,还有两百多人申请成为永久义工。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年仅一岁的“壹基金”三天内就为地震灾区筹款2405万元,李连杰更只身赶赴灾区,为了方便筹款和帮助灾区重建,他们还特别成立了“5·12四川地震赈灾指挥部”。在李连杰看来,重建工作可能需要好几年时间,是一场持久战,他更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而不是一时的热情。
李连杰:在任何一个灾难里,基本上感人的故事是同样只是有些故事报导出来了,有些没有。所以我会更理性的去看,如何在灾难中去学习教训,如果在将来少犯错误,怎么样在这些痛苦的灾难中,唤起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整个人类,不分种族、国家,以基本人的角度,散发着人性中的美丽,这是我希望看到的。
马鼎盛:如果说几年前,李连杰拍电影《霍元甲》的时候,传说他不再演电影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那么今天,看到《霍元甲》不但像个结束,更显示了新的开始。一代武星李连杰在历尽艰辛多年之后,他选择了以观众心中的经典形象,来和自己的习武生涯、演艺生涯做个了段,同时又意味着李连杰另一段人生道路的开启。
当他把慈善事业作为后半生的目标时,他始终没有忘却中华故土,李连杰曾在香港打拼他不学粤语,在好莱坞拍电影,却让老外先放中文字幕,他现在潇洒地将电影当成业余爱好,还能设身处地去分担同胞的痛苦,这正是一个大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蜕变。
马鼎盛:在前不久历史巨片《投名状》之中,陈可辛导演可谓呕心沥血,据说投资了3个亿,作为一号男主角的李连杰片酬就是1亿大元。有人说,李连杰把这1亿酬捐出来才是做慈善啊,但是他们不理解,李连杰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慈善事业观念,他捐得再多,也是李连杰个人的慈善活动。
而设立“壹基金”,却可以推动全球华人积极参加慈善事业的意识,欧、美、日本的少年儿童从小就有做义工和慈善的课程,为了从小建立起“施比受有福”的价值观,孩子们做义工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日后升学和就业的前途。
西方事业的慈善事业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规范,走出国门多年的李连杰,也潜移默化地建立起这种信念,在迅速脱贫致富的中国社会,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其乐无穷这种偏激的传统观念,还妨碍着人们接受怜悯心和慈悲心的传播。
李连杰正是想通过“壹基金”这个平台,从零开始,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这全面慈善才是李连杰的最终目标,他为更多人提供了日行一善的平台。既然行善最乐,李连杰从独乐乐推广到众乐乐,岂不是佛家皆大欢喜的境界吗?
解说:成立于2007年的“壹基金”,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NGO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或慈善信托等不同,它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国,NGO的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展开,无论NGO的数量增长,还是活动领域的扩大,以及相应法律制度的建设,都逐步地上了轨道。
在这次的汶川大地震中,可以说是中国本土“NGO”组织的一次集体亮相,无论是“半官方”的NGO组织,还是“草根”NGO组织,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李连杰的“壹基金”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李连杰:怎么样研究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金,这是我每天都在考虑的,想走出一个中国的公业(公益事业)模式,首先做一个上市公司的一个概念,我们要有强大的比如像贝恩啊,这种战略的调查,像BBDO奥美这样的公司做maketing,做德勤、做全球财会的监管。
所以我们这样的一种摸索的方法,希望能作到它的公信力,以及像现在我们有几百个公众人物,演艺界的人、运动员参与,学术界的,比如清华、北大这些,人民大学啊,中国政策研究室很多的研究员、所长,都是我们的专家义工。
怎么样创立一个全人类的一个基金,并不只只是管中国,所以做一个大国的国民,怎么样在国际意义上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就负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就是说要探索一条路,在将来、未来的,不仅是中国,乃至亚洲、乃至世界任何的灾难,都应当有专业的中国志愿者,去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这是我们的梦想。
下一页:李连杰写信给邓小平 受到勉励终生难忘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