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演绎晋商 中国第一大商帮起落兴衰
2009年06月02日 11:3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查明哲:我相信可能今年在金融海啸之下,再看这部戏的时候,会比不是这个规定情景下看这部戏会收获得更多。那么在今天大的这种金融危机的情况之下,现在我们也是感觉到包括美国,它甚至可能也会动用很多事情买自己的货等等。我们不去细致的评论这些问题到底可能会出在哪儿,但是中国首先就保证,温家宝总理就保证了,我们绝不会出这样的政策说只准买我们自己的国货,对吧。甚至我们还会帮助他们去这个贷款,用更多的钱买他们的债。

那我觉得这其实,从本质上讲,这也是晋商精神的一个内核。其实中华民族精神里面的一种诚信的态度,我们不会利用这样一种商机来损伤别人,来造福自己或者来怎样,我们仍然会,我觉得这个在本质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基本性格、一种基本精神。

解说:《立秋》第四次登陆国家大剧院,北京的观众对它早已不再那么陌生,但是却依旧的场场爆满,不少企业都包场来观看演出,甚至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的场面。能在短短5年时间里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它的魔力就在于它传递出的晋商精神。

董怀玉:像《雷雨》吧,是1935年首演的,经过几代人演出,演到现在,演了500场。《茶馆》是1958年首演的,演到现在500场。那么《立秋》呢,在短短的五年内,我们说数量上来讲,也演了500场。就是说尤其在今天,在这个舞台剧走向一个低谷的时代,能够商演500场,确确实实不容易。

解说:2006年底,应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和台湾永龄教育慈善基金会的邀请,《立秋》抵达台湾,进行了为期12天的交流演出,120多分钟的演出博得了台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山西商人倾家荡产、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感动着台下的每一个人。

贾茂盛:到台湾以后,为什么这样?真的用轰动台湾宝岛,一点都不过分。大街小巷,包括我们去到那个阿里山日月潭走的时候,路上都有人认出我们来,非常非常的那种热情,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文化软实力,什么叫文化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这个文化的力量,我们体会得特别的深刻。

解说:《立秋》也带起了一次晋商文化的热潮,《乔家大院》、《走西口》、舞剧《一把酸枣》等等优秀剧目纷纷登上了银幕和舞台,用艺术本身的力量影响着、用儒商的诚信净化着、震撼着所有观看它的人。

贾茂盛:我觉得为什么,那么当前大家,比如说我们社会上个别成员道德的缺失,比如说我们一些诚信的缺失。那么这个戏恰恰是我传递给观众的,有一种呼吁,容易引起社会的一种共慨,容易引起观众的一种共鸣。我这个印象非常深,你说500场,只要我在现场,而且只要我在观众场里面坐着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演到第六场的时候,许凌翔在那儿领着这些整个两家人在这地方,到了最危难的时候,把那八个字:勤奋、敬业、谨慎、诚信两个字一旦出来的时候,下面的掌声呼涌而起。那么看完这部戏之后呢,所有的观众说的、使用频率最多的就是四个字,两个词,震撼和感动。那它为什么呢?我觉得为这种晋商的这种精神,实际上就是为这种民族精神振动。

解说: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随着带着稚嫩童音的反复询问,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思考山西乃至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今中国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消费主义盛行,资源浪费严重。有的人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出卖灵魂。这些现象迫切要求我们在现今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重拾晋商的诚信重义、勤劳节俭、团结协作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商业更加繁荣,才能唤起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沈星:《立秋》不是第一次来国家大剧院了,但是这一次的演出却是值得庆贺,因为这是他们第500场的演出。正如查明哲导演所说的,《立秋》是倾注了两代导演的心血,所以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这部戏当中呢,我们看到了晋商从辉煌走向没落,同时也感受到晋商的那种宁折不弯的风骨。眼下金融海啸,人人自危,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立秋》的结尾的那句话,立春,因为寒冬将至,但是春天还会远吗?感谢收看这期的《大剧院·零距离》,我们下次见。

《大剧院·零距离》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日19:00

重播:周一11: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