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奥运会教会人们如何做合格观众
2008年08月19日 09:4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享受比赛] [观众] [运动员] [奥运会]

中国的女运动员参加游泳预赛,因为她的出场,场内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但是很可惜,运动员因为在枪响之前身体动早了一点点,于是被判无效,场边的评论员是前奥运冠军,她很遗憾的在哪里说,其实对于游泳比赛来说,在发令枪响之前,观众不应该发出响声,特别是对于母语运动员来说,很容易产生干扰。

和一位从事体育比赛组织工作的朋友聊天,他感叹,其实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观看比赛,也许对于一些球类比赛比较熟悉,其他的一些比赛,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看结果,至于加油声反而变成了干扰声,压力声,这成为了这次奥运比赛里面一个常见的场面。有同行抱怨,原本好好的在欣赏比赛,但总是会出现那些不应该出现的加油声,鼓掌声,连她作为观众都觉得受到干扰,更不要说运动员了。

不过我想正是一个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问题在于,再出现了这种不受欢迎的加油声之后,有没有人告诉这些观众,在观看不同的比赛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原本以为,开幕式上的那五百位看台指挥员,也会出现在不同的赛场,至少可以告诉观众,在怎样的时间,应该保持沉默,作为对赛场上的运动员的尊重。不过仔细一想,这些志愿者本身也只是接受了八天的训练,对于各类赛事并不熟悉,在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够发挥应该有的作用。

告诉观众应该怎样做,有些担心会让观众产生受歧视的感觉。这一点朋友在到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她问有关人员,为何不在大剧院的场内写清楚观看演出的规则,比如不可以在演出进行中退场,也不可以在演出进行中入场,不可以大声讲话,不可以讲电话等等,很多时候,对于很少,甚至是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合的观众来说,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清晰的指引,就是最好的教育过程。

采访几个年轻的啦啦队成员,她们说,刚刚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出现的时候,有的观众不接受,觉得他们很烦,因为大部分的中国观众,他们关心的是输赢结果,而不是享受和投入整个比赛的过程。但是奥运,让这些观众学习接受他们这样的形式,在接受啦啦队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享受比赛的过程。

对邓亚萍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她说,奥运不单单留下了场馆资源,还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因为在七年的准备过程中,他们都在学习如何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则来做事情。国际奥委会对于奥运村的要求,每天要有一个小时听取村民们的投诉和意见表达,在当天下午就要给与答复或者解决,这对于奥运村中的每一个中国官员还有工作人员,甚至是志愿者都是一种极其严格的要求,而到目前为止,奥运村的投诉率是零,如果中国人在奥运村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可以做到零投诉,可以学习的如此的出色,那么面对民众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同样有能力去做到。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