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国学不能与生活经验脱节
2008年07月29日 09:54深圳商报 】 【打印

他是中国台湾最热门的哲学教授;他引发新一轮“国学热”;他为台湾学子开启“心灵之窗”。有人称他为“台湾版于丹”,然而,对此说法他却不以为然。

眼前的傅佩荣温和儒雅,言谈举止间透出睿智与从容。在他身上,有一种在国学中浸润多年的气息,听他的演讲,会发现高深的哲学经典原来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如此接近,与他交谈,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他信手拈来的身边琐事,而在他看来,最高深的哲理就蕴含在这些小事中间。“把经典与经验结合起来”正是傅佩荣现在的事业,7月26日,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来到深圳,成为晶报名人演讲周的首位演讲嘉宾,一句“国学热”,打开了傅教授的话匣子。

于丹讲的是个人阅读心得

记者:最近流传一条新闻,北京地铁出现一位身穿汉服的乘客,穿汉服、读经典、开国学班,这几年,这样的新闻在内地时有发生,对于当前的国学热,有人表示欣喜,也有人表示忧虑,认为国学热的方向不对,甚至可能会伤害真正的国学研究,您怎么看?

傅佩荣: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器物,器物跟衣食住行有关,如果现在穿汉服很方便、很便宜,也没什么不好,同样,在器物上学习西方也没问题,一个人每天吃麦当劳,也不会变成美国人;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包括礼仪规范,这应该由国家来研究制定,对人民进行宣导教育;第三个层次是理念,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次,理念就是你怎么看待人生,理念的问题如果不能搞清楚,那就可能出现你所说的,使国学受到伤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通过学者研究,二要使一般人接受。要与生活相结合,正确理解儒家的理念,讲个道理出来。

记者:您刚才提到学者研究和一般人接受两个层次,很多读者在凤凰卫视看过傅教授讲授的国学,近几年,在内地也有一些在电视媒体上讲授国学闻名的教授,他们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一些质疑,您在台湾有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呢?

傅佩荣:首先,凤凰卫视在台湾是看不到的,我先问清楚了这一点才答应做节目,因为我在台湾喜欢单纯的生活。我研究国学30年,今天我所讲的都是建立在30年研究基础上的,这其中有我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个见解是可以探讨的,是可以在学术会议上讨论的。于丹也讲《论语》心得,她讲得很通俗,这是好的,但她没做研究,所以学术界就认为她讲得太片面。我看到媒体上很多人质疑于丹,也有人反驳,但都只是在媒体上吵来吵去,这对于学术是没有益处的。如果于丹讲得对,那不妨开个学术会议来研究一下。我们应该把研究和阅读分开,于丹当然有权利讲《论语》,但她讲的是她个人的阅读心得,这和要写论文的学术研究是不同的。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