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名人面对面:九位香港名人的不同侧面
2007年07月04日 08:39  【
相关标签

文化沙漠中的翰墨书香

许戈辉:香港经常被称作是文化沙漠,这个称谓的由来,恐怕是因为人们实在无法想像,在如此繁华喧嚣的都市,怎么做得了学问,于是香港人也就成了没文化的代表。不过这些年下来,我的体会则恰恰相反。我们往民间看香港——有藏书众多的检索系统最发达的图书馆,每天也有不间断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我们再往学界瞧香港——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精英,高校的校长们自己往往也是文理兼修的著名学者。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收窄一点,回顾一下我们《名人面对面》曾经采访的一些代表人物,那就更是堪称精英中的精英——比如饶公饶宗颐,国学大家,通古达今。他研究的领域从甲骨文到敦煌学,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这其中任凭你选出一样来,恐怕都是我们研究一辈子都进不了门槛的。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样样精通。还有自然科学领域,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高锟。虽然这个名字到现在还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但是高锟却是地地道道、香港制造的“光纤之父”。“光纤之父”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简单讲,如果没有高锟发明的光纤,也就没有今天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再看金庸、粱羽生两位武侠高手,他们更是凭借着自己脍炙人口的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种子,播撒到全世界的华人心田。

[梁羽生]

梁羽生:我送自己的一副对联,开头两个字就是“侠骨”——“侠骨文心,云霄一羽;孤怀统览,沧海平生。”以前广州也有一个很出名的对联:上联是“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下联是“五百年,故候安在,使我倚欄看剑,泪洒英雄”。

有武侠评论家告诉我说,“坚持要‘侠’的,恐怕除了你老兄之外,没有第二个始终坚持。”我不知道他讲得对不对。中间两个是“文统”,按照我的本名。“侠骨”,我的解释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那就是一个道德、规范嘛。我觉得我这个定义下的很互补,当然也有很多人拥护,那也有人骂我的“侠”了。尤其近十年来,十多年来,他们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啊,蛮好。但是有一点最不好的是什么,老是讲为国家民族,什么使命感。哎呀,这个简直不知道现实啊……

[王晶]

王晶:香港的老板们都要我那种戏,他们觉得那种戏有把握赚钱。

许戈辉:所以每一部都是拍那种戏啊。

王晶:电影就是一个工业外地来的定单,说要牛仔裤我难道给他做一个长衫吗?不行。

许戈辉:那如果说,你拍的一部电影给你一个选择,一个是票房非常好的成绩,另外一个是虽然没有什么票房,但是所有的影评人、所有的行内人都觉得是一部经典的作品。那这两个你怎么选择?

王晶:我绝对选第一。我从来都不是艺术家,我早就说过了。电影圈是很宽的一个工业,有人可以当这工业里面的艺术家,有的必须做工匠,我就是工匠。谁当艺术家我不介意,我从来都只是一个工匠。不过是个很好的工匠。 

击进入名人面对面节目博客

点击进入节目表查看节目播出时间

点击进入凤凰卫视频道查看更多节目详情

   编辑: 廖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