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之父”高锟痴梦成真
2010年03月11日 15:56中国青年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布,似乎比以往引发了更多的探讨,这不仅是因为得主之一为华人科学家,更值得注目的是,向来偏重基础研究的诺奖,这次将桂冠捧给了应用型发明。这些科学贡献,除了展示出对本领域的促进力度,还以技术本身成为科研的新工具,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有着深远且将进一步渗透的影响。诚如高锟所言,“重要的不是发明东西,而是利用这些发明来改进生活。”

2009年10月6日,这一天让全球华人为之骄傲、为之振奋。当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及钱永健之后,华人科学家第8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在随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这样评价,“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引领革命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传统的无线电传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通讯日益增加的需求,有关低损耗的传输研究工作开始起步。而仍在修读博士学位的高锟得以在这个时候加入,可以说是“生得逢时”。他提出了同时以几何光学和波动学说,来进一步理解“波导”问题的全新想法。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初,激光已经发明,但光通讯完全未成气候。当传统技术的传输容量遭遇瓶颈时,高锟提出,以激光的光波作为信息媒介的光导技术才能切合需要。“我们怎么可以断定激光没有前途?如果光通讯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那就太可惜了。”

高锟坚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科学实验,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埋首实验室做研究。为寻找让激光前进的载体,他测试了相当多种类的物质,最终认定了廉价的玻璃是最可用的透光材料,而关键在降低材料中铁、铜、锰等杂质。“只要制造出‘纯净玻璃’,讯号传送的损耗就会被减至最低,光就可传送万里。”

1966年7月,一篇题为《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在英国电子工程学会的年报上发表。文中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并指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这在科技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被当时的人们一时笑作“痴人说梦”。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年仅33岁的高锟。

然而,就是在人们的争议声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了现实,为人类进入光纤导引新纪元打开了大门。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传遍世界。而当年文章发表之日,更被人们视为光纤通讯诞生之时。

自此,千百万条铜线的传统电缆被取代,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容量却接近无限的新传输管道铺天盖地,全球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昔日的“痴梦”,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成就了互联网的高速传输和低成本运营;当年的“痴人”,让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得以瞬间传遍全球。

今天,以玻璃光纤为介体的通讯系统已经在全球建立,亿万公里长的玻璃光纤电缆铺设在地下和海底,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互联网世界,“咫尺天涯”已经由浪漫的想象变为事实。

“如果我们能把围绕地球的玻璃纤维全部展开并接成一根,它的长度将达到10亿多公里,足够绕地球2.5万多圈,而且它还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继续增加。”高锟说。

有人说,科学家都应该是固执的。高锟说:“我不是,假使科学家太固执的话,就不能够想象不同的未来。因为脑子里面想的东西是幻想,所以假使一个人很固执的话,那个人可能是很容易想不通的。”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冰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