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的背后
2009年08月26日 17:44浙江在线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闻回放:1981年1月8日,《人民日报》创办的《市场》报上刊登了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40岁的丁乃钧,通过启事,与吉林的张姓姑娘喜结连理。

28年前《市场》报编辑赵立菎审稿编写出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后,他和《市场》报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28年后,当记者联系赵立菎编辑回忆当年的往事时,他仍记忆犹新。

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率先形成“求婚启事”专栏,成为一大特色而闻名于国内外。赵立菎编辑把当年《市场》报的大量相关资料邮寄给记者,通过整理,披露赵立菎和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背后更多的故事。

第一则征婚启事的背后

浙江一位老大妈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帮她找个儿媳妇

赵立菎:“当时,《市场》报接到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师丁乃钧寄来的一封求婚信,想求《市场》报帮助他解决个人婚姻问题。我对此感到有三难:一是丁老师刚刚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其政治影响确实一时难以消除;二是我国受到几千年封建婚姻礼教的影响;三是全国解放以来,还没有报纸刊登征婚启事的先例。在当时的情况下,要登像丁乃钧这样人的征婚启事,谈何容易?”

赵立菎说:“全国各地早已存在大男大女婚姻难的实际问题。有一个典型事例,浙江有一位老大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说她有一个儿子,还没有找到对象,要求毛主席帮她找个儿媳妇。这位老大妈说的事情,不是个别现象。后来他跟报社领导请示,登出丁乃钧第一则征婚启事。后来,要求登征婚启事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排大队,登一则征婚启事有的要等半年以上。”

第一则征婚启事的连锁反应

景德镇当年放鞭炮结婚者中,十有四五是通过《市场》报找到新娘的

《市场》报刊登征婚启事以后,其效果如何?这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赵立菎说:“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个在《市场》报上刊登征婚启事的占先生是一名陶瓷工人,初中文化,由于妻子病故,有两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位无分文收入的老母亲,像他这样的情况,在男多女少严重比例失调的景德镇,肯定要当一辈子光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占先生鼓起勇气在《市场》报刊登征婚启事。他做梦也没想到,在短时间内,全国竟然有几百个姑娘应婚,最后在新疆找到一位25岁姑娘,大学文化,国家干部,既年轻又漂亮,不但不要彩礼,反而承担所有结婚费用,这在景德镇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这样的美事很快轰动了整个景德镇市,它被当成神话故事一样在民间流传着。

赵立菎说:“因为景德镇是著名瓷都,当时拥有庞大的‘王老五’集团军,这些‘王老五’效仿占先生在《市场》报上纷纷刊登征婚启事,统计占全国第一,成功率也相当高。1983年初,我从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46位登征婚启事者中,抽查34人,有10人已经结婚;14人正在办理结婚手续,积极准备脱离‘王老五’集团。另10人则忙于拆阅数百封应婚信,其成功率相当高。”

据当时景德镇人说,景德镇放鞭炮结婚者当中,十有四五是通过《市场》报找到新娘的。

女演员征婚启事产生轰动

她结婚多年,都有孩子了,还有人寄来求婚信

赵立菎说:“北京有一位原解放军某部队文工团女演员,退役后把自己的照片刊登到征婚启事中,产生了轰动的效果,每天都有成堆的求婚信,根本看不过来,还有千里迢迢来北京应婚的,本市上门应婚的人更多,排大队等候面试。最好笑的是她结婚多年,都有孩子了,还有人寄来求婚信,可见其长效性。”

中国日报(英文版)在报道《市场》报征婚启事时,就配发了很风趣的漫画。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船桥洋一先生,在采访时他开玩笑说,假如他没有结婚的话,一定在《市场》报登征婚启事,能几千里挑一,找一位贤惠的中国姑娘做太太,可非常遗憾,他的美梦不能成真,但他一定把《市场》报刊登征婚启事这很有意义的新鲜事,通过报纸告诉日本人民。

1982年,吉林通化姑娘和一位吉林姑娘通过《市场》报登征婚启事,都找到如意郎君。赵立菎粗略估计,通过《市场》报促成婚事的至少也有上千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猛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