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著名导演讲述华语电影的兴衰起伏
2010年04月12日 16:4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90年代黑道染指香港影坛

尔冬升(香港电影导演):娱乐圈,当你生意很火的时候,黑社会就进来了,当时香港非常恶劣。

解说:当时的香港影坛,欣欣向荣人才辈出,许鞍华、徐克等新浪潮导演逐渐成熟,更有一批光耀亚洲,甚至国际的明星演员涌现,然而电影人却经常要在枪口下拍摄,影院、电影公司接连收到恐吓信,各股势力为争抢明星,甚至擦枪走火。

朱延平(台湾电影导演):李连杰的经纪人被杀掉,在电梯杀掉,我找到刘德华,找到朱延平,我就可以台湾卖三千万,香港卖两千万,五千万拿回来,只是有的黑道,他比较用心做电影,有的是捞一票就走。

尔冬升(香港电影导演):包括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等等的娱乐圈,老在说,娱乐,黑社会,政界都挂鈎的,为什么呢?什么行业赚钱,它就往什么行业去.解说:1985年7月,朱延平的好友许不了去世,这位因朱延平的处女作《小丑》而轰动台湾的喜剧演员,在去世前的五年中,共参演了43部电影,他就被押过去打毒,他也不知道是毒,他一打就特别好笑,他后来是你再打一针,打打打就上瘾,四年死掉了,我能活在现在因为我听话,谁找我,我都拍,我不用你打吗啡我就拍了。

解说:黑道把持下的港台影坛,产量虽高,却大多质素低劣,九十年代末,为捞票而来的黑道势力慢慢撤出,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业已然元气大伤,但正是在这一时期,一部在台湾被人忽视的苦情戏《妈妈再爱我一次》,在1990年静悄悄进入大陆,却让上亿人集体挥泪,最终创下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1991年,在政府的电影辅导金资助下,37岁的李安,凭藉一部《推手》,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1997年冬天北京上映了第一部中国内地拍摄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

梁文道:中国电影的市场,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小阳春的局面,就是去电影院的观众,人数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我觉得,中国电影的票房仍然不能够说明,我们中国电影的商业化已经走得非常的顺畅,的确我们有像冯小刚,这样子,非常成功的商业导演,但是其他几位第五代导演,后来他们拍摄的作品,虽然有所谓很有名的大片,票房也很好,但这并一定不意味着,他们作为一个商业电影本身是成功的,那么之所以如此呢,是因为我们中国今天仍然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发行体制,跟一个票房的控制,那么这些体制,使得某些电影,就算在商业上面,你很难说,它能够非常成功,非常讨好,可是,它仍然会有很可观的票房,相比之下有一些外国电影,在商业艺术来讲,是更了不起的电影,但是这些电影,说不定是我们中国观众无缘跟它们见面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中国今天的电影市场,仍然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仍然不一定,是能够让所有的电影人都可以放得开手脚的市场。

解说:1997年的冬天,在越来越浓的新年气氛中,北京上映了第一部,中国内地拍摄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在戏院里捧腹大笑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拍摄此片,导演冯小刚没拿一分钱片酬,而电影上映后,他分到了近百万票房红利,这部投资400万的电影,最终收获了3600万票房,从此商业电影的名号,就贴在了冯小刚的身上。

冯小刚:我没看到哪个中国拍艺术片的导演,说他们自己把自己钱拿出来放在里头拍,没有,那你祸害别人的钱。

解说:1998年元旦过后,中国导演协会为,《甲方乙方》举办了庆功会,老导演滕文骥对冯小刚说,这不是为你个人,是为鼓励大家为中国电影救市。

谢飞(大陆电影导演):90年代的电影票房,大概从,这是亿,由20多亿的人民币到了,到了1999年,只有8.5亿人民币的票房,是十亿十亿地落,甚至有一年,五十亿观众的流失,原因就是,世界进入了大电视时代,《芙蓉镇》我刚才讲了一亿票房,那么可能就,有五亿到十亿的人在看,你就《赤壁》三亿票房,三十块钱一张票,才一千万人。

解说:此后几年,人们几乎都是在,等待冯氏电影的上映中迎来新年,而冯小刚也沿着《甲方乙方》开辟的道路继续向前走,越走,思路越清晰。

冯小刚:你说这个电影,不是为观众看的,我觉得那你这脑子,就是进水了,你就是弱智了,你就成了。

90年代 异军突起的古惑仔电影风靡全港

解说:冯小刚的话,正是香港电影几十年来的行业铁律,九十年代,异军突起的古惑仔电影,就是最好的注脚,当时一本《古惑仔》漫画书,创刊多年依旧风靡全港,已在影坛打拼近十年的刘伟强,最先想到将它搬上银幕。

刘伟强(香港电影导演):一个星期他们的销量本数是,最高达到十几万本,我们算,如果我们拍这个漫画的票房,入场人次都有某一个票房,。

解说:仅仅是1996年,刘伟强就端出三部《古惑仔》,拿下六千多万本土票房,此后几年,香港跟风上映的古惑仔电影多达33部,刘伟强则继续改编畅销漫画书,1998年,他执导的《风云》,以4100万港币位居本土票房之首,2002年他与麦兆辉,联合导演的《无间道》,更被好莱坞买下版权,引发新一轮警匪片跟拍热潮。

然而尽管将商业玩转得炉火纯青,此时的香港电影,却已陷入前无未有的低潮,在题材雷同,一味迎合观众的讨伐声中,本土票房总额从1992年的十二亿港币,跌落至2003年的三亿两千万,后来成为,香港电影导演协会会长的陈嘉上,此时不无感慨地说,香港电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