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川人对改变这种状况早就怀有强烈的愿望,成渝铁路更是四川人民心中埋藏了多年的夙愿。是新中国圆了川人半个世纪的铁路梦。
解放大西南和建设大西南,是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的重要一页。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同刘伯承、贺龙领导第二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迅速消灭了盘踞在云、贵、川、康四省的90多万国民党反动武装。随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带领西南人民迅速改变了西南地区的混乱状况,开创了西南地区稳定、发展的新局面。在西南,邓小平屡建殊功,功勋卓著,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主持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
1952年6月13日,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完工,1953年7月1日正式通车。成渝铁路起自四川成都,经简阳、内江等市到达重庆,全长505公里,是西南铁路网中的重要一环。图为铁道大队的工人在成渝铁路上铺铁轨(资料照片)。
修建成渝铁路是西南局为建设新西南的一大举措。在进军西南之前,刘伯承、邓小平就常说,我们到了四川一定要把成渝铁路修好。1949年六七月间,邓小平在上海市市长陈毅家里,两次同陈毅的堂弟陈修和谈到修建成渝铁路问题。陈修和早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兵工学校,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专门委员,沈阳第九十兵工厂总厂长。他熟悉清政府特别是国民党政府曾计划修筑成渝铁路的一些情况。邓小平邀请他一起到四川去修建成渝铁路。陈修和说,他不久将赴北平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就请陈修和物色一些兵工技术人才,写一份关于修建成渝铁路的意见书。陈修和欣然应允,并表示8月中旬交差。到了约定时间,邓小平即派人手持他的亲笔信找陈修和接洽办理相关事宜。这封亲笔信,就是《邓小平手迹选》收入的1949年8月17日邓小平给陈修和的信。
1949年12月31日,时西南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邓小平在主持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在向中共中央报告重庆解放一个月后西南的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计划时,特别提出“着重于修成渝铁路”。这一决策,反映了西南7000万人民的愿望,很快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批准。1950年6月15日,在西南军区大操场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邓小平在会上以高亢热情的话语,鼓励大家去进行新的战斗。他说:我们进军西南,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而建设西南首先要从交通建设抓起。今天开工修筑铁路,是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把事情办好,我们调出一部分军队参加修路,同志们是开路先锋!他号召大家要学会修路技术,尊重技术人员。一定要把成渝铁路修好。
成渝铁路的修建,牵动着每一个川籍人士的心,自然也引起了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张澜老先生的关注。1952年4月17日,邓小平委托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以他的名义,向张澜报告成渝铁路修建情况以及西南铁路建设的计划。这是《邓小平手迹选》中收入的邓小平关于修建成渝铁路的第二封通信。
经过10万军民两年的日夜紧张奋战,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于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车。邓小平当即为《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它的建成,圆了巴蜀人民半个世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