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丑闻与屈辱:蒋介石的眼泪
2008年05月01日 16:34好时光 】 【打印
相关标签: [蒋介石] [二战]

1941年12月美国和日本开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开始为一个问题烦恼:从国力军力上来看,美国打败日本问题并不大,但问题在于美国打败日本要花多大的代价。美国毕竟是个民主主义国家,不能象独裁国家那样要求人民为了领袖无限制地奉献生命财产。如果在对日作战中美国人牺牲太多的话,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就会抬头,政府就不得不顺应民意与日本中途停战讲和。

后来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也表现了美国人的这个特点。其实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也是把赌注放在美国经得起物的消耗,却经不起人的消耗这个弱点上。日本军部认为如果日军给美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美国人就有可能患得患失,中途与日本达成停战协议,默认东亚和东南亚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罗斯福在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就考虑开辟第二战场,让第三国参战来分担美军的人员伤亡消耗。1942年1月1日在美国的牵头下,26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对德意日作战。但这些国家大多是弱小国,美国对他们并不抱多大指望。当时罗斯福考虑到能够有效帮助美国共同对日作战,分担美军人员伤亡的国家只有三个:英国、中国和苏联。

罗斯福首先考虑的是英国,英国人当然是美国最靠得住的盟友,可是英国当时正忙于欧洲和北非战事,对在亚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是心有余力不足。驻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军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后不久便战败,向日军投降。不过驻扎印度的英印联军还是一只可以依靠的力量。

罗斯福第二考虑的是中国,一来中国已经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军发动反攻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事;二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弹药。所以罗斯福设想了一个“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力”的方案,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由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区开辟第二战场,联手打击日军。但罗斯福对中国军队到底有多大战斗力心里没底。

罗斯福第三考虑的是苏联,苏军的战斗力强,在战术上是美军的最好帮手。但罗斯福不敢肯定斯大林是否愿意对日作战,因为苏日两国之间1941年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根据该条约苏联有保持中立的义务。罗斯福不知道斯大林是否愿意撕毁条约向日本开战,或者斯大林会为向日本开战而漫天要价。另外出于防共的考虑,罗斯福也不很情愿苏联出兵中国和日本,因为这样有可能使中国和日本“赤化”,成为美国日后的敌人。基于以上的考虑,罗斯福决定首先武装中国,向中国提供物资武器装备,试图让中国承担起太平洋战场的主要角色之一。如果中国实在不行的话,再考虑苏联的参战。

所谓“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在欧战爆发后,为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于1941年4月和日本签订的有效期为5年的条约。该条约规定苏日两国在条约签署后的5年间保持相互中立,苏联承认“满洲国”,尊重“满洲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本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实这是两国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在向中国运送武器物资方面,美国又遇到了难题。因为当时中国的出海口均被日军占领,只有通过陆路向中国运送军备物资。苏德战争爆发后,经由苏联的新疆道路已不可用,由印度通往中国的印缅道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出兵占领英属缅甸,切断了印缅道路。所以美国希望英印联军和中国军联手打通缅甸道路,以便向中国运送军火武装中国。1942年3月,中国派出缅甸远征军,由美国中将史迪威任总指挥,在英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试图夺回印缅通路。

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后,蒋要求美国派一个高级军官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1942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原是驻中国使馆的武官,是个中国通,能讲流利的中国话。史迪威对中国社会的实情十分了解,他对中国政府的腐败非常不满,他常说:“三亿九千九百九十万的中国人是好人,剩下十万是贪官污吏。”史迪威是理想主义者,对中国的期望很大,他刚上任不久就提出中国军东进夺还武汉,南进夺取河内的作战计划,但蒋介石对他的计划毫无兴趣。不过在史迪威的多次要求下,蒋介石委任史迪威出任缅甸远征军全权总指挥,罗卓英、杜聿明任正副司令长官。

10月6日,罗斯福给蒋介石致电说:可以考虑更换史迪威中国军队前敌总司令的职务,但建议保留史迪威对缅甸远征军的指挥权。蒋介石拒绝了罗斯福的建议。赫尔利则频频劝罗斯福让步,更换史迪威以换取蒋介石的合作。10月12日,赫尔利给罗斯福去电说:“如总统支持史迪威将军,则要失去蒋主席,甚至还可能失去中国,,,。请总统另派一位能够与蒋主席协力合作的年轻将领。”10月18日罗斯福最后决定让步,调回史迪威,派魏德迈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和在华美军司令。同时,把缅印战区和中国战区分离,中国战区由魏德迈指挥,缅印战区由索尔登指挥。

史迪威被召回国,蒋介石甚为高兴。10月21日,蒋介石在日记反省录上这样写道:“对此事之隐痛,亦可谓极人生之所未有也。中美已误之国交,抗战已颓之形势,皆得由此启起机钥。此后军事、外交与内政,乃可按计划实施矣。”10月20日蒋介石在史迪威辞行时对史说:“我们性格各有所长,不如分地工作,各展其长。”蒋介石授予史迪威青天百日勋章,被史迪威拒绝,但史迪威在启程前,却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致电道别。

史迪威的继任者魏德迈于10月31日到达重庆,魏德迈比较尊重蒋介石,不象史迪威那样经常不留情面地批评蒋介石,因此蒋介石对魏德迈很满意。蒋介石在11月16日的日记中对魏德迈作了一个评价:“此人直谅勤敏,可说毫无城府,与史迪威之性格,适属相反。而其办事精神之积极紧张,我国军人应效法之也。”

表面上看,蒋介石在与史迪威的抗争中赢得了胜利,但蒋介石却是事实上的输家,因为蒋介石搞糟了国民政府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使美国不再积极支持蒋介石政府,所以蒋史之争也为日后蒋介石政府的垮台埋下了伏笔。史迪威被招回后,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过多篇批评蒋介石政府的文章,进一步损坏了蒋介石政府在美国舆论界的形象。史迪威离任后,罗斯福对中国军队的抗战彻底丧失了信心,连向中国军队提供武器的热情也冷却了。魏德迈上任后,向罗斯福提议用美式武器为中国军队装备三十六个师,并进行美式训练,但被罗斯福搁置不理。

更为严重的是,蒋史之争降低了中国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美国预计发动对日本的总攻要牺牲100万以上的军人,因此罗斯福希望中国共同出兵分担美国的牺牲,可是中国的现状使罗斯福对美中联军共同反击日军的设想完全破灭,不得不请苏联出兵分担美国的牺牲。当然不给苏联好处,斯大林是不肯出兵的,所以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以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方式,来换取斯大林对日作战,也可以说是蒋史之争造成的间接后果。

蒋介石得知“雅尔塔密约”后非常气愤,曾一度派缪斌到日本,密谈与日本单独讲和之事,但最后蒋介石还是被迫于1945年8月承认了“雅尔塔密约”。蒋经国到苏联签约时,向斯大林解释中国不能让外蒙古独立的理由:“我们抗战的目的,就是收复失地。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反而把这样大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坚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独立。”斯大林回答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但你也应该知道,今天并不是我求你来帮忙,而是你求我来帮忙。如果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虽然斯大林答应罗斯福向日本开战,但斯大林并没有准备立即开战。据最近俄国解密的秘密文件,当时斯大林准备等美日中三国打得筋疲力尽后,再出兵占领中国长江以北的北方,建立蒙古和满洲国两个国家作为苏联的卫星国,把中国北部交给中国共产党,只把中国南部让给美国。但美国发明了原子弹使斯大林不得不改变计划,苏军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急忙出兵满洲,但斯大林瓜分中国的计划已经落空。如果美国没有发明原子弹,苏军出兵中国的结果就有可能使中国出现南北朝鲜那样的国土分断结局。

史迪威本人态度的确比较傲慢,对中国政府和军队的领导人缺乏应有的尊重,蒋介石要求撤换史迪威也是情理之中。中国的角度来看,罗斯福强要美国人指挥中国军队,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但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过于腐败,国际形象很差,还要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和经济援助,所以无法无畏无惧地向美国抗争。蒋介石试图对罗斯福说“不”,结果导致罗斯福向苏联出卖中国利益、割让中国领土的结局。总而言之,落后就要挨打受气,这是近代中国无法摆脱的命运。

凤凰大视野

蒋介石日记(三)七问“七七事变”

    导读:“七七事变”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记忆,还应该更是反思,这里,我们对“七七事变”提出了七个疑问:为什么地点是卢沟桥?为什么挑起事端的日本军后来都不正常死亡?……[点击全文]

    《口述历史》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 23:00-23:45

    重播:周日 11:02-11:47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