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国民党脱离人民群众

2011年11月09日 19:54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蒋介石政府和国民党没有去唤醒民众,他们把民众看做是自己的财富来源,对待他们向对待牛马一样的对待,致使国民党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它的失败也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革命力量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孙中山在他的晚年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在遗嘱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形成以后,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广大党员到农村中去开设“农民运动讲习所”和组织农民协会,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都是与广大工农的支持的分不开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是人民群众支援的结果。北伐进军沿途所需要的粮食不可能就地补给,相当一部分是外地民众的支援,沿途交通困难,军需大部分依靠人民群众组成的运输队、卫生队的支持。在江西战场,人民群众处处给孙传芳军队制造困难,给北伐军提供方便。

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的立场转移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立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和南京政府,利用手中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特权,通过公开勒索、贪污、投机倒把、发行公债等手段,对广大人民进行超经济的榨取和掠夺。对于土地问题,南京政府也没有贯彻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方针,大量的土地被大地主和官吏所占有。南京政府曾经也宣布过要实行“二五减租”,但是地租从未因此而有所减少,有的地方还不断增加。如广东省,从1929年到1934年,租额普遍增加了20%。再加上天灾和战争,广大农民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生活极为痛苦。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状况几乎到了崩溃了边缘。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利用特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通过独占金融业、掠夺土地,垄断商业,吞并工矿、增加苛捐杂税等手段,大发国难财。这些做法大大加剧了国统区经济的崩溃、物价上涨、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局面。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争的加剧,国民党战争支出猛增,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工商业也面临着破产的威胁,反对国民党的呼声充斥着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

蒋介石政府和国民党没有去唤醒民众,他们把民众看做是自己的财富来源,对待他们向对待牛马一样的对待,致使国民党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它的失败也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责任编辑:王全超] 标签:国民党 人民群众 民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