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琦:圣彼得大教堂就位于圣彼得广场的正立面,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作为天下第一大教堂,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尺度是相当大的,由此延展出来的圣彼得广场就更为宏大,所以如果是单纯的广场设计,就会面临一个广场过于空旷的空间问题,这和繁复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不符。圣彼得广场的设计师贝尼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说:圣彼得教堂的正面宽度相当大,为了避免它衍生的圣彼得广场过于空旷,贝尼尼把十七世纪初期著名建筑师、圣彼得教堂另一修建者马德过去建造的一个喷泉移到了广场的长轴。为了配景完美,他自己又在对面新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喷泉。两座乳头状的喷泉,象征教会犹如母亲的乳汁,滋养万民。
周瑛琦:梵蒂冈的矿泉水,很冰很好喝。我刚看到一位修女,是要先过来洗手,然后再喝一口,我是先喝了两口再洗手。
解说:圣彼得广场的地面由大约10厘米的深灰色齿形石块铺成,所有的直线在广场的正中央会齐,像众星捧月一样托出一个高耸的建筑体,它就是著名的梵蒂冈方尖碑。
周瑛琦:梵蒂冈方尖碑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个方尖碑,而它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建筑的范畴。它的起源足足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圣彼得教堂的历史维度,因为它而拓展;圣彼得教堂的精神维度,也因为它而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座古老而神秘的方尖碑,究竟隐藏有什么样的故事和秘密?
解说:41米高的梵蒂冈方尖碑,耸立于圣彼得广场正中,碑本身高约26米,没有任何文字和图案,设立于16米高的三层基座上,貌不惊人。它原本并不树立在圣彼得广场,而是位于圣彼得教堂南边的一个古老竞技场中。但如果要追溯起来的话,它的老家,却是在另一块大陆。
教廷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助理本尼迪特:这座方尖碑,最初竖立在埃及开罗附近的太阳城,那是4000年前,它是一块很古老的石头,(3300多年前)希伯莱人逃出埃及,前往以色列的时候,他们就在途中看到了这座方尖碑,(他们看到的是)同一块石头。
解说:根据《圣经》记载,公元前十三世纪,生活在埃及的希伯莱人备受法老残害,先知摩西受到上帝的感召,带领希伯莱人逃出埃及。正是在出逃的路上,摩西得到了上帝所颁布的《十诫》。
教廷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助理本尼迪特:此后两千年,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把这块石头从埃及搬到了这里,放在这个古竞技场的中心。
解说:大约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在征服埃及后将这块方尖碑运回罗马,而地上的这块石板,就是两千年前放置它的位置。而后,据说在公元64年,耶稣首徒圣彼得就在这个竞技场内,被当时反基督的罗马皇帝尼罗倒钉十字架而殉教。
经历了古埃及人、希伯莱人、罗马人和圣彼得之死,风云变幻,时间又往后推进了一千五百多年,1586年,天主教罗马教廷如日中天,这座方尖碑最终被教廷搬到了圣彼得广场正中,树立于圣彼得大教堂前。
教廷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助理本尼迪特:摩西见过这块石头,彼得也看到这块石头。但一个在埃及,一个是两千多年后在罗马。而现在每一位新教宗当选后,当他走出圣彼得大教堂,第一眼看到的,也是这同一块石头,这是四千年历史的见证。
解说:法老的方尖碑最终被插上了天主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心脏腹地历代传承。这块经历过法老王朝、罗马帝国和教廷神权,随着权势的转移被搬来搬去的石头,历经四千年腥风血雨,沧海桑田,如果它能够开口说话,它会告诉人们什么呢?
周瑛琦:真是一块命运辗转的石头啊!我还知道一个小故事,在十六世纪,人们把这块方尖碑从罗马竞技场转立到圣彼得广场时,方尖碑比当时人们预期的要沉重得多,当碑身被很多股绳子缓缓拉起到一半的时候,绳子不堪重负,开始断裂。人们都以为这下完了,当绳子断得差不多时,碑身一定会倒在地上摔得粉碎。就在全场鸦雀无声之中,一名路过的水手突然大喝一声“浇水!”就是这一声断喝,救了这块方尖碑,原来还是常年出海跟绳索打交道的水手有经验,知道麻绳浇水之后坚韧度会大大增加。OK,贝尼尼的圣彼得广场看完了,现在面向我们的,就是圣彼得教堂正面的前庭部分了。别走开,圣彼得教堂的面纱即将揭开,一位新的建筑大师正在向你走来。
周瑛琦:在这一面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在1506年就开始建了,建了整整有120年才建成。在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两个钟,一个是罗马时间,一个是格林威治时间。
解说:穿越东西走向的圣彼得广场,梯形前庭的尽头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正立面。它的设计者,就是前面提到的、设计了圣彼得广场喷泉的建筑师马德诺,十七世纪另一位巴洛克建筑大师。
马德诺设计的教堂正面规模相当宏大,宽115米,高46米,在廊檐的上方,有11尊高达6米的雕像,中间就是耶稣基督。廊檐下设有前庭入口和窗户,中心窗是凉台式,在当选日、圣诞节或复活节时,教宗都会在此露面,向人们发表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