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权之变终结华人赌商“家天下”历史
2009年12月22日 14: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解说:澳门的新桥区,有一片独具南洋风情的地带,因为中心广场上一支由三个小灯泡,和一盏大灯泡组成的灯柱,因此而得名“三盏灯”。六十年代,数以万计的东南亚华侨躲避在这三盏灯下,在澳门落地生根,逐渐使这里发展成为有“小缅甸”之称的东南亚美食区。

这些来自东南亚的华侨,大多是福建籍,相当一部分人原来就在居住国经常办厂。他们到澳门时带来了资金,在这里开创基业,逐渐成为八十年代澳门经济发展中,颇具分量的组成部分。

吴小莉:一直以来,澳门开放的移民政策,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商赴澳定居提供了方便。到1978年底,澳门已经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六千多华侨,而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大量年轻的内地新移民来到了澳门,纷纷加入建筑、制衣、电子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推动了八十年代澳门工业的迅速发展。

澳门居住人口由1981年的二十四万,增加到了1991年的三十六万,人流的互动带动了经济的合作,随着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中国南方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陆续建立,与珠海经济特区唇齿相依的澳门,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邓小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娄胜华(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高等学校副教授):80年代澳门的起飞,它是受惠于内地的改革开放。

马有礼(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改革开放以后,(澳门)一直扮演着对内地输送人才、钱财、讯息和技术的角色。改革开放(时期)有很多名词,比如“三来一补”“筑巢引凤”“前铺后厂”这些名词。当时相当生动地概括了这个发展的过程。

解说:澳门地处广东珠江口西岸,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背靠珠三角与珠海相连,长期以来,由于澳门沦为葡术殖民地的历史原因,与珠江三角洲格裂开来。随着1979年来中葡建交,内地改革开放,澳门与内地之间跨越政治的壁垒,经济合作逐步由民间性、低层次的一般合作,发展到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而宗主国葡萄牙的欧洲地缘优势为澳门带来得天独厚的政策便利。

林香生(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副理事长):八十年代初,由于当时一个叫“成衣配额”的制度,在全世界出现之后,澳门是其中一个受益的地方,所以有香港厂商都来澳门,成衣制作业在澳门也蓬勃过的一段时间。当时来说,也是澳门的一个支柱。

解说:澳门的制造业凭借与澳洲、北美多国独立的纺织品贸易双边协议,低成本、低税率的自由竞争政策,迎来了八十年代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澳门逐渐形成了以出口制造业、旅游博彩业、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开放式经济结构。但踏入九十年代,随着欧美两大出口市场的经济疲弱,澳门的工业发展又一次昙花一现。

林香生:所以在澳门生活时间长的人,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到,(澳门的经济)好几年,又会坏几年,所以我们叫做“莲花地”。它是有特定含意的,可以好个五、六年,但又可以突然挫败几年。随着90年代我们国家的开放,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变,商贸情况的改变,我们的制造业也都逐步衰减。到了九十年代,我们以博彩旅游为主体的其他行业,开始逐步开发。

解说:在澳门的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经营手信的店铺,这种源于台语“伴手礼”的地方特产,如今已经成为游客离开澳门返回家乡必带的礼物。而经营手信为生的店家,也经历了澳门旅游行业的兴衰起落。

黄若礼(咀香园饼家董事总经理):在九十年代,我还记得报上曾刊登过,手信业是一个夕阳的工业。我大约19在93年回来(澳门),(我)刚刚会计(专业)毕业,想找一份(关于)会计的工作,但爸爸希望我留在店里,帮忙照顾“咀香园”的业务。

解说:黄若礼,九十年代从父亲黄永昌手中接管了这家老字号饼家,如今这家由爷爷在1935年建立的家庭作坊,已经与澳门共同走过了七十四年。

黄若礼:这一家是我们在澳门的第一家店,以前是“前铺后厂”的形式。爷爷选择这个位置,因为接近码头,因为售的经济都(设)在码头附近,他(设)在这里是为了方便来往港澳的客人。其实以前这类产品都不叫“手信”,只是一些充饥的食品,但后期卖着卖着,这么多年下来,有的人也可能带到了外地,吃着吃着就演变成为澳门的特产。

解说:几十年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保持了产品最原始的香味,在街坊中小有名气,生意也随着八十年代澳门的经济腾飞而逐年上升。但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澳门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以及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澳门的整体经济进入了困难时期。

黄若礼:那时的生意可能只剩两三成(的利润),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何超明(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检察长):九七年香港回归,香港回归不久以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像澳门这么经济比较单一,比较脆弱的地方,在风暴影响下,它肯定不会独善其身。

颜延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回归之前的前几年,澳门的经济是负增长,每年下跌。

何厚铧(澳门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澳门的外汇储备是比较足够的,还是不错的,但是财政储备呢,就是基本上没有。澳门很可能未来的几年,虽然不等于真正共患难这么惨,但是起码肯定不是共富贵。

解说:即将接过管理权的特区政府,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库房吃紧的澳门,还有回归前后混乱不堪的社会治安。在葡萄牙管理下的澳门是全世界少有的不设防城市,而澳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黑帮群体,当时也成了和博彩一样出名的“城市名片”。

林香生:1997、1998年,我们澳门人很怕在电视上看到牌坊,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一见到牌坊,就知道是讲仇杀,一见到牌坊就是再讲,枪林弹雨,治安是很大的问题。

解说:在黑帮的厮杀争夺之下,澳门的治安从九七年下半年开始每况愈下。1998年5月1日的早晨,澳门司法警察司司长白德安的汽车遭到炸毁,为濠江黑白两道在回归前的生死决斗掀起了序幕。

何超明:大家都知道,哪怕你这个警察局的局长身居要位,这么好的保安力量,在他一下车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的车都能爆炸。你说在一个法制社会怎么可能闹到这一步,我们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安到了这个程度,我们就知道我们已经失控到什么程度?

何厚铧:面对今天黑社会这个复杂的问题,每一个措施都要从长远地布局怎么样去打击黑社会,让他们知道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

解说:1999年11月23日,黑帮首脑尹国驹及其党羽被判重刑,澳门的治安也随着这位被国际媒体争相报导,又自费拍摄传记的濠江枭雄的入狱而渐渐地平静。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