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权之变终结华人赌商“家天下”历史
2009年12月22日 14: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卫视2009年12月19日《皇牌大放送》节目播出:濠情万丈 澳门发展生态纪实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一个半岛,曾是早期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重要桥梁;一个港口,曾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西方贸易中转地;一个城市,曾见证中国四百年华洋分治的历史沧桑。澳门,昔日香山县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蜕变成一座纸醉金迷的黄金之城,财富在历史的狂澜中急速积累。濠江畔流传着一段五百年的黄金传说。

解说:十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阴历标识,但在澳门却被用来命名一条半岛西部的古老街道,为的是纪念曾经的殖民地宗主葡萄牙,在阳历1910年10月5日发生的一场共和革命。葡萄牙因此由帝制转为共和。几百年来,葡萄牙为澳门这个小渔村带来的巨大变革也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原本是濠江内港的浅滩,后来大兴土木,填海造田才有了今天的城市街道。当年的海湾,因常年停泊着往来港澳内地的货轮逐步成为澳门海上贸易的心脏地带。

吴小莉:澳门作为东西方贸易最大的中转港,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中叶,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澳门之后,以其海上的霸主地位打通了由澳门通往里斯本、马尼拉、日本,总长一万多海里的国际航线。跨越四大洲三大洋,将中国的生丝、绸缎和陶瓷运往西方,将西方的水晶、象牙和白银运回中国。随着外贸的蓬勃发展,澳门的铸炮、造船、神香、印刷等行业也相继发展起来,澳门在海运时代的核心地位,有岭南派诗人屈大钧的作品为证,正所谓“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解说:十六世纪的澳门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国际海滨都市,随着港口贸易的日益繁盛,三山五岳的生意人蜂拥而至。到了十八世纪,华洋混居、商贾云集的马交港,规模足以媲美葡萄牙帝国在世界沿海的任何港湾。

霍启昌(中西创新学院副院长):葡萄牙人入驻,马上将澳门变成一个中西文化、科技、商贸、交流的一个起点。

解说: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在世界航海史上掀起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革,机械化时代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帆船时代,位于广东珠江下游的澳门港,由于长期受泥沙淤积的威胁海港变浅,渐渐无法接纳机械巨轮的停靠,澳门慢慢失去了“远东第一港”的优势。

吴志良(澳门基金行政委员会委员):一直到鸦片战争,香港开埠,五口通商,澳门才慢慢失去了垄断中西贸易的这种机会。

王五一(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后来香港开埠以后,香港在地理上、政治上各方面优势比澳门要大,所以很快就取代了澳门原有的作为中欧之间贸易中转地这样一个地位。

解说:随着海运贸易的日渐惨淡,澳门大批码头工人闲来无事聚在一起赌上两把,就成了生活中最大的消遣。

王五一:英文当中Casino这词怎么来得呢?实际上就是中国在北美的那些修铁路的劳工,他们呢?一下工第一件事,就是一喊“开戏喽”就是福建话“开戏了”。洋人听不懂,但是一喊“开戏了”就是凑在一块赌博,洋人听不懂,就把赌博叫做Casino。当然后来这个我问了一下洋人,说这个说法不成立。

解说:虽然只是个传闻,但Casino这种源于路易15世的贵族娱乐场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在澳门华人中间大受欢迎。

王五一:那澳门社会原本就有这个民间聚赌的传统,就是中区和北区那一带有好多的番摊。那个时候澳门人玩的博彩游戏很简单,一般的支张桌子,一把豆子,一只碗,大家开始玩起来。

解说:葡萄牙声称尊重华人习俗也包括赌博这些陋习,对华人的聚赌听之任之,于是澳门的大街小巷赌摊林立,几乎是无人不赌,无处不赌。当时的澳葡政府眼见赌博潜在的巨大利益,索性与1847年正式立法,宣布赌博的合法化地位。

王五一:所谓1847年的博彩合法化主要的含意就是政府开始收税。原来政府对于民间聚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它不具有合法地位,为什么呢?因为政府不去收税,那它是非法的。那后来政府开始去收税,那它就成了合法的。

霍启昌:其实澳门最繁盛的时代,都不过是到十七世纪末期。其实已经开始式微了,也就是澳门的贸易,但由于这样令到澳门政府很早期就批准了博彩业的成立,所以其实我们(博彩业)比拉斯维加斯早开放八十几年。

解说:经济的衰落,葡人管制的松懈,导致十九世纪的澳门变成了一个藏污纳垢的城市,依靠贩卖“猪仔”、鸦片设立赌馆、妓院来维持它的生存和繁荣。

王五一:当时整个澳门社会四万多人口,有两百多个番摊,你可以想像它的密度。当时这些番摊还经营一些别的罪恶的活动,比如说苦力贸易,卖“猪仔”这样一些活动。

解说:“猪仔”贸易兴于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国家迅速扩张海外殖民地,急需大批廉价劳动力,由此带动了中国沿海各地契约华工的公开买卖。

谭志强(时事评论员):很多澳门的广东省,甚至福建省的一些华人,因为在家乡没有工作,他们就首先来到澳门,在澳门签了合约之后,就在“猪仔”馆里面住一阵子。

解说:在澳门最出名的大三巴牌坊附近,有一个被称为“长楼”的地方。正是当年澳门进行卖“猪仔”活动的集中地。签约后,等待上船的华工,十几个人被关在这里的,阴暗潮湿的“猪仔”馆内,卫生条件极度恶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谭志强:我现在走出来的这个巷子,就是以前“猪仔”馆里面的“猪仔”,也就是契约华从工山上下来,就走这个巷子下来。那一路走下来就来到这个码头区,就可以上船,大部分去到东南亚,一部分去美洲,还有一部分去了欧洲,所以很多时候这个街上,就很多海外华侨,他们只记得爷爷是从澳门出发的,但是具体他家本来是哪里人,他们都不知道。

解说:当年,澳门的“猪仔”馆发展迅速,由1851年的五家,迅速增加到1873年的三百多家。

霍启昌:这些“猪仔”馆其实跟赌场、赌馆。这些都会有一些连锁的关系,就因为有好多不法之徒想欺骗这些人,等他输到倾家荡产要卖身,就当作劳工把他们卖去外地。所以经常都透过赌摊、赌场令这些人被骗。

吴小莉:19世纪的澳门社会形态被改良思想家郑观应形容为“几近匪窝”。葡萄牙人以商贸为目的占据澳门,形成了澳门以第三产业为基础的历史选择,再加上1872年港英政府颁布的禁赌令,导致了澳门经济畸形发展,成为了一个特种行业异常活跃的消费城市。不过后来澳葡当局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之下,相继于1874年禁止了苦力贸易,1946年禁毒,1948年禁娼,澳门的社会风气渐趋好转。传统的渔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工业生产也开始萌芽发展。虽然葡萄牙1896年宣布在国内禁止赌博,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也相继地执行禁赌令,澳门的赌业长期游离在法律的边缘,但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