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对于这个情报,戴笠十分重视,立刻要求一群还在接受电讯情报训练的学生亲上前线。
倪守安(前情报人员姜毅英之子):于是在酝酿的过程里面,南京的这个总台,就是我母亲她们的总台,就派出一组情报员,里面含我母亲,就由上海坐船到厦门,在鼓浪屿登陆,那都追查得很严,不可以带任何的发报设备,就是九死一生,因为年纪轻,去到厦门,然后呢,把这个电台布建成功了,就开始做情报,所以情报就是,你每天十九军,或是你福建当地的政权,每天在做什么,想什么,运作什么,他们就给你咚咚咚咚咚,就一直把它情报,就回报南京去,那南京就知道,你的福建的一举一动思想。
解说:倪守安的母亲姜毅英,当时携带的是小型通讯器材,她将器材拆解开,并且混杂在内衣里,藏在饼乾盒中,才得以蒙骗过关。
楼登岳(时任国府情报人员):因为这个到了敌后啊,处处都是脑袋提在手里,只要发生有一点蛛丝马迹,他就可以,像我从海门回来,他就抓你起来嘛,对不对,那么所以性命不保,所以我们这个输送机的机器啊,一定要又小巧又灵巧有用,所以就长得四四方方这么一个。
解说:这一次行动成功,对戴笠来说极为重要,除了更加赢得蒋介石的信任之外,原本只能仰赖国民党情报系统通讯单位传递情报的困境,也因为有了这一项发明,有了突破。
徐止善(时任国府情报人员):你情报,那么一定要拍电报,那么你假使要拍电报,那势必要注意有系列,一方要卖,是吧,所以要经过正确的拍电报买,所以戴笠想办法弄了一个电台,自己组了一个电台,那么当时就找到了个魏大铭,魏大铭当时是在国际电台里面做领队的,技术相当好的,那么找了魏大铭之后呢,就设立了一个秘密电台,所以这个情报呢,都是由秘密电台来接收。
西安事变中戴笠护主的行动 在蒋介石心中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
解说:1936年12月12号凌晨,华清池外的几声枪响,惊醒了睡梦中的蒋介石,一场西安事变,停止了蒋介石的清共脚步。
郭冠英(张学良世纪行过制作人):就听到外面有枪声,蒋介石马上叫卫兵去问,卫兵去问了以后呢,回来说都戴皮帽子,是东北军的官兵。
解说:隔天,南京的各大报纸,报导了张学良,杨虎城兵谏,扣留蒋介石,要求他联共抗日的消息。这个突发事件,让国民政府内部大乱,事实上,早在蒋介石前往西安之前,戴笠就曾提出警告。
杨维真(军情史研究学者):戴笠这个主管全国的情报,那其实在张学良的这个阵营当中,戴笠有些人,那譬如说西北"剿匪"司令部,那里面参谋长,就是中央派去的人,所以戴笠在张学良的身边,他有一些就是说细胞,有一些耳目,那蒋介石大概也透过了这个管道,得知东北军其实军心是不稳的,那这样子的一个讯息,让蒋介石认为说,他有必要亲赴西安,去稳定军心。
解说:事变发生时,蒋介石身旁的国府部队将领,全数被俘,被软禁的蒋介石,焦急地等待救援。戴笠除了立刻派人潜入西安,掌握情报之外,自己也和张学良见了面,随即遭到囚禁,直到西安事件落幕。戴笠护主的行动,更在蒋介石心中,留下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1937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抗日宣言,在此之前一个月,国共之间正式展开合作。
刘维开(历史研究学者):在整个西安事变调解的这个过程当中呢,中共也扮演了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中共知道,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呢,那么在很快的时间之内,就周恩来呢,率领了一个团,那么到了西安,就在这个地方,那么实际上来讲呢,周恩来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呢,那时候就是蒋跟张之间,那么一个调停的,调人的角色。
解说:从这一刻起,国共联手展开了抗日的行动。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 蒋介石发表了抗日宣言
赵少康:七七芦沟桥事变,,但是随着淞沪会战,南京失守,国府军队死伤惨重,日军开始透过管道诱和蒋介石,在此同时,军统局却在接收部分军力,并透过管道取得资金后,势力不断扩张,攘外之余也开始铲除异己。
解说:1937年7月7号凌晨,华北的芦沟桥,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当时十六岁的楼登岳,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况。
楼登岳(时任国府情报人员):就在桥边,桥旁边,池里面丢一个炸弹丢下去,一个妇女正在那里洗衣服啊,什么,炸死了,肠子都挂在那个电线杆上,那我就在家里,我家里房子是个洋房,落地窗,那个时候的玻璃没那么好,玻璃都破掉了。
解说:蒋介石在接获戴笠传来日本侵华的情报之后,随即在庐山发表了抗日宣言。但是日军势如破竹,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失守,为了分散日军作战的力量,国府在华中开辟了第二战场,同年8月13号,二次淞沪会战爆发。为了凝聚抗战的力量,戴笠广邀地方重量级的士绅,出面号召民众,参与抗日活动。就在这个时候,戴笠想到了,在年轻时与自己有交情,同时也是跟蒋介石有往来的,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
杜美如(杜月笙之女):我听我父亲讲就是说,蒋"总统"上海没有办法,就来找我父亲,那么上海需要做什么事,他就叫我父亲做,我父亲是做暗的,比方说跟蒋"总统"兼做事,在重庆的时候,他们就发电报给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