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中的暖流:藏族人民的爱心营救
刘芳:这里是拉萨老城中心,是北京中路的吉崩岗小学的所在地。在3月14号那一天,这里都是一些民居,那么现在可以看到被烧毁的痕迹。这家小学在那一天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里面的教师全部都是见义勇为的,把外面的很多居民都救到了小学里面。这家小学里面1470名小学生100%全部都是藏族的小学生。我们现在一起走到这家学校里面一起看一看他们现在的情况。
"3.14"事件中受到冲击的小学如今已经恢复了正常。而在那一天正是学校老师们冒着危险将100多名周围的难民接到学校避难。
吉崩岗小学校长德央:他们当时被接进来以后就在这儿,对。这是平时我们教职工开会的地方,当时我们接进来以后,把这些桌子凳子全撤了。当天晚上这是住得满满的。基本上安排的是小孩儿和老人。
刘芳:这期间很多商户在这里,他们吃饭啊各方面怎么解决呢?
吉崩岗小学校长德央:我记得当时我连着吃了几天的米饭,因为没菜什么都没有,真的是这样。所以我们就把能吃的能喝的,全部提供给我们的商户,提供给我们的居民。当时我们真的没想那么多,只是很本能的,伸出手帮一下。
"3.14"这天拉萨街头动荡。位于动乱中心附近的吉崩岗小学同样未能幸免。为了保护学生和难民学校封锁了大门,抵挡着不法份子凶猛地暴力冲击。
刘芳:这个就是学校的大门?
吉崩岗小学校长德央:对。那么当时这个大门我们及时封堵了,然后让家长离开。离开了以后我们安排男老师在后面守这个门,还有一部分老师守前门,另外一部分老师回教室做学生的安抚工作,还有一部分老师去找食物。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暴徒在这边追打这些行人和商户,往我们学校也冲击,当时用石头就砸我们学校门,这个门这次严重变形了,这边就都是被烧了的。这些呢是居民楼,整个居民楼被他们从西头点燃以后烧过来,整栋楼就说在很短的距离全部燃烧完了,我们也跟消防取得联系打电话。但是消防车一路上被这些暴徒砸烧,他们很难进来。
当得知还有几户难民依然住在学校,我们决定去探望一下他们。在一幢二层的教师宿舍中我们见到了几位事件中被救助的居民。
吉崩岗小学校长德央:这就是我们的居民,这是我们救助的居民。我们老师把这个房子腾出来现在让他们在住。
吉崩岗小学校长德央:他们现在是这样,一开始我们学校老师们自发捐款,给他们买了一些大米面糌粑清油;现在呢,一个是通过亲戚朋友,另外呢我们政府,很多部门居委会都要过来,就是给他们一些吃的。
刘芳:给我们讲一下你们3月14号那一天的经历?
被救助居民拉巴次仁:3月14号那天大概是7点半到8点,我们的房子被不法分子从西头点燃,火当时是非常的大。我们居民有八户,加上外面租的房子共有十一户。在党和政府以及学校的无私的帮助下,我们没有受到任何一些危险。
刘芳:你们是怎样找到这所学校?怎么样进来这所学校的呢?
被救助居民拉巴次仁:我们跟这个学校是只有一墙之隔,当时出了这么大的事以后,学校老师们伸出爱心之手无私的帮助了我们,把我们主动的接到学校里面安置。
我们离开的时候看到被救助的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因为他们知道阴霾已经过去。不久后就能回到新建起的家,开始新的生活了。
与吉崩岗小学仅一墙之隔的冲赛康居委会,在3月14日这天也承担起了为被袭群众提供避难所的责任。
刘芳:3月14号这边的情况给我们描述一下好吗?
冲赛康居委会书记岗组:那天晚上我们就在这儿守着门,15号那天大概早上十点,见到一些汉族同志三三两两的逃跑过来。有老人有带孩子的,这个方向有人向他们扔石头,追赶他们,那一边也有人向他们扔石头,他们没地方可去,所以我们赶快让他们到我们居委会。总共有24个汉族同志,这24个人来了以后,让他们在会议室那儿坐下,然后我告诉他们,你们一点不用怕,好好坐着一点都不用担心,什么都不会发生,晚上你们就可以出去了。然后我们还拿了开水让他们喝,大概一个小时以后他们开始能喝水啊,互相说话啊。然后他们就说谢谢居委会之类的话,一点半左右的时候大家都很饿了,我们就找了些方便面大家一起吃。
在这次暴力事件中冲赛康居委会工作人员共救助被袭汉族回族和藏族群众近一百人,并尽其所能地给他们提供了食物药品和休息场所。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一对参与救助的藏族老夫妇家里,两位老人都已经60多岁了。在"3.14"暴力事件中也同样救助了几位受伤的群众。
刘芳:那天是3月14号他们人逃过来是吗?
次仁德吉妻子:是的,那天天完全黑了。有一个汉族和他老婆,他老婆是个康巴人藏族,他们背着孩子。我就让他们在这儿躲起来,大概晚上十点十一点的时候他们才走了。他们说是住在岗麻古桑,他是包工队的。鞋子是沾满泥的球鞋,我就让他换了一双老爷子的鞋回去。自行车就留在这儿了。然后十五号那天,我们这儿有个种菜的汉族,大概六七点钟被人到处追,他们都在向他扔石头。
翻译:是不是另外一个人?
次仁德吉:是另外一个人,前面救的夫妻是在14号那天晚上,后面两个人是15号救的。就是种菜的两个人,有一个是打工的人。
下一页:西藏解放以来: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传承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