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探讨中国如何才能出现更多独立智库
2009年08月03日 13:42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中国最近掀起了一股“智库热”,外界认为与发展民间智库相比,中国当前更需要的是独立智库。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郑浩作客听风录,总结国际智库的经验和启示,探讨中国如何才能出现更多独立智库。

全球智库峰会7月初在北京举行。发起这次峰会的是被称为顶级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家由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挂帅的研究机构,刚于今年3月成立,目标是要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库。

峰会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智库热”,但同时,舆论也出现一些不同声音。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就接连发表文章《让中国智库摆脱“吃人嘴软”》、《中国需要更多独立智库》、《中国“顶级智库”的隐忧》等文章,认为中国的智库数量虽然众多,但由于体制环境、资金和评价体系以及公信力等问题,在国际舞台上鲜有成就,议程设置能力与话语权弱小,难与西方顶级智库对话。邓聿文认为,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民间智库,以作为官方智库的补充;民间智库提供的另类视野,保证了公关决策研究的多元性。不过与发展民间智库相比,中国当前更需要的是独立智库。因为假如民间智库受困于钱的话,为了生存,它可能会和官办智库一样,丧失独立性。实际上,中国民间智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开始出现,但十几年来一直步履维艰,没有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与氛围。

《震海听风录》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 8月5日 周三 19:20-19:55

重播时间: 8月6日 周四 11:25-12: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预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