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进取与稳妥如何平衡
2009年07月30日 10:12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海洋争端:中国近来频有动作

金灿荣:如果细看下去政府现在还是有一些动作的,比如说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强调主权属我,在具体动作上中国人做事是比较含蓄的,这是跟美国人不一样。因为美国是一个阳刚的男性文化,中国是比较阴柔的女性文化。中国人像水,美国人像火。中国人这个动作应该讲都还是比较暗示性的,比如说最近像我们南方的一些军区,它的大机群,100架以上的机群长途奔袭,然后特混舰队在海外联合作战时间长达17天等等,我想有一些动作有些人应该还是可以得到一个平衡理解。

海洋争端:折射中国周边矛盾

金灿荣:我们学界来讲我想是不是这样看,南海问题突出、东海问题突出,是近年以来周边问题突出的两个环节。近年有些人就可以发现整个周边形势都不太好,比如说我们临近的中亚现在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兴起。然后连带着对我们国内的民族分裂势力有一点影响。然后阿富汗、巴基斯坦现在北约的反恐很艰难,然后南沙问题突出。这个南沙还有相关国家正在组织南沙集团,日本这边东海问题也在突出钓鱼岛屿、黄海现在苏岩礁也在突出。

解决海洋争端须服从战略大局

金灿荣:南海、东海问题的突出,是整个周边环境变化的两个环节,就不能仅仅针对这个问题去解决,而要把它放在一个大局里面。这样你要考虑到整个大局就相当的复杂了,这种担忧大家都有,但是具体解决的时候要考虑复杂一点,不能说因为解决一个问题,然后带来两个问题,那样可能就有问题。

邱震海:好,考虑大局、一体外交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带来两个问题,这是金灿荣先生带来一个主要信息。杜平兄在南海问题上你跟刘梦熊曾经有过交手,现在刘梦熊明确对中国“和谐海洋”这个理念提出某种程度的质疑,你怎么看?

忍让并不等于软弱

杜平(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员):对,我上次跟刘委员没有交手是交流过,受益很大。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说你看待领海纠纷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一回事,怎么样处理争执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觉得作为外交的决策者还有其他高层的决策者来讲,他们考虑的问题可能是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尤其是要注重理性的思维、全局的考虑,就像刚才金教授讲的,我觉得应该从长计议。从最符合国家长期发展目标的角度来面对和处理。有时候我们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让有时候并不是软弱。所以有时候比如对那些争执、争议暂时的搁置一下,不等于永远去搁置,现在不解决不等于永远就不能够解决。

而且我觉得就是说,你现在如果说中国真的能够一劳永逸的把这个问题都解决掉,没有任何后遗症的话,中国早就应该解决掉了。但是现在在海洋问题上,我觉得这个地区是中国最柔弱的,也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所以你想硬起来的话,不一定马上能够硬得起来,所以中国现在目前还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候。

邱震海:这个时机可能还不到,然后不能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杜平带来核心的一个观点。

邱震海:中国的发展已经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在外交上尤其如此,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中国不断的有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中国持续的发展又需要中国持续的保持稳妥,关键在进取和稳妥之间如何保持合理的平衡,有关这个问题我们请出三位嘉宾。刚才三位在第一部分就海洋个案的问题,已经充分表述了各自的观点,杜平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金灿荣说中国目前在周边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有一个大局的观念,有一个外交一体化的观念。所有问题我们先把球抛给刘梦熊先生,梦熊兄如何回应?

朝鲜战争中国打出骨气

刘梦熊: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成为了我们现在对海权被侵占一再忍让的借口,但是我们不妨想想,1950年我们刚刚建国那个是满目疮痍国内百废俱兴,这个时候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我们还不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跟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联合国军去打了一场血战,把他们打回“三八线”。直到1952年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国民生产GDP的总值才是679亿元的人民币,对今天的30万亿人民币。

刘梦熊:那个时候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今天一天的产值都不够,是今天全年产值的1/447而已。那时候这么弱小,我们可以“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为了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领土的完整,这才是所谓大谋。任何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被侵犯、被损害这才是叫乱大谋。

邱震海:好的,刘梦熊兄已经充分展示了他对什么是大谋的观点,灿荣兄和杜平二位的观点怎么样?灿荣?

中国走向海洋尚需要时间

金灿荣: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中国下一步发展必定要走向海洋,所以提出走向海洋建构我们自己的海洋战略,我觉得非常非常重要。但是走向海洋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中国是比较新鲜的一个事儿。应该是在我们签海洋法之后,我们才开始强调我们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陆上土地,我们还有300多万的海洋土地,所以这些概念都还是新的。所以这个里面就是有一个观念转变和能力建构的过程,在历史上应该是这么看。

走向海洋:观念转变与能力建构

金灿荣:我们中国实际上从地理上讲是海陆兼备的,或者是学术一点的话语叫做海陆复合国家,历史上我们中国有一个强大的海洋文化基因,所以我们的文化是有海洋基因的。但是历史上确实是大陆文化占的比例大一点,现在要把这种历史、大陆文化占优势的概念和相应能力转变为海陆兼备,我想这有一点时间。于是我觉得是不是这样两个态度比较正确一点,一个就是说先建构起海洋意识的朋友,要不断的论说解释,引导整个民族建构海洋精神。为走向海洋提供心理基础、知识准备、能力准备等等。但另一方面可能也不能太急,得稍等一下,因为构成中国我想90%以上的这种民众还是生活在内陆的,然后他们,特别是心理,我想还是内陆型的,就是要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走向海洋,我想还需要一点时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