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新思潮:两岸关系物质化?
2009年01月16日 13:31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邱震海] [震海听风录] [两岸关系]

核心提示:两岸的和平协议到底怎么签?未来两岸拿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来说,在国家统一之前特殊阶段的政治关系,到底应该,或者可能构建成一个什么样子?有关问题我们继续和北京、台北的两位嘉宾进行讨论,许教授和张教授。

协定模式一:提纲挈领式

许世铨:关于和平协议的问题,根据我的了解,岛内和大陆的学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有一点共识,就是说这个和平协议是一个和平发展的一个框架,是一个临时性的一个协议,过渡性的一个协议,它不是最终的一个协议,我觉得这个好像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刚才张教授也讲了。但是不同的是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我是把它称之为提纲携领式的,就像张教授这个协议,就是把这些大的原则和guidelines,写成一个协议。

协定模式二:渐进积累式

许世铨:另外一种思路就是说渐进积累式的,就是说因为在很多的一些重大的问题下,要想双方达成一个原则性的、纲领性的协议,恐怕从时间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大家需要很多很多的沟通,不容易达成这样的协议。与其这样,不如采取这种渐进积累,就从一步一步的做起,step by step approach,就是说可以就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说胡锦涛总书记讲的这个,比如说这个经济合作,然后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还有其他方面人员往来,这样积累起来这就构成,大家可以看到实际的成绩。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增加双方的互信,积少成多,先从小的问题解决,最后解决大问题,这是两种,我觉得从和平协议未来的前途来看,无非是有这两个选择。

邱震海:好,张教授,刚才许教授提出了两种办法,两种approach,大陆学者的观点,您怎么看?

两岸关系物质化:台内部思潮

张亚中: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其实可以齐头并进的,我相信如果说你观察台湾的政局,你发现实际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两岸关系,我叫做两岸关系的物质化,就是现在台湾在思考的问题是希望两岸关系只注重经贸的交流,或者所谓的物质方面的交流,然后台湾可以从中间得到非常多的一些利益。

台湾主体意识亦日趋增强

张亚中:那另外来讲就是台湾主体性是越来越强,就是包括刚刚讲的,透过每一次的选举,台湾这个一个追求主体性越来越强,那在这两股声音其实融汇在我们最近看《远见杂志》它的一个调查就说,“我是台湾人”的其实已经高达95.6%,“我是中国人”的只有40%几,而赞成统一的目前可能并没有过半数,可是赞同台独的已经过了半数,到了50%多了。

下一页:但事实上两岸的认同是逐渐的被拉扯逐渐被切裂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