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如何评估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发展观如何演进?中国怎样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作客听风录,深度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十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出现了持续高增长,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中国的GDP年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记录。中国三十年的发展道路给世界带来了新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一个原先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家为什么能够在三十年里迅速崛起?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给中国自己带来了许多思索:作为一个正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转型的国家,中国未来如何才能维持一个可持续的增长?
如果我们将当代中国争取现代化的努力从一九四九年算起,那么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建国六十年还是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都留下了许多可供人们总结和思索的空间,那就是:如何寻找一个既适合中国并符合人类共同规律,同时又能规避人类现代化道路上所走过的弯路的发展观?建国六十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到底在发展观上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胡鞍钢,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学博士;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作访问教授和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钢教授是现代中国研究领域学术领军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学术界思想活跃、成果显著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学术界和公共政策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他前瞻性地提出的若干重大发展与改革建议,1990年提出“开发人力资源应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1998年提出“创造就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政府应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2000年提出“协调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等,这些重大政策建议先后被中央政府所采纳。
2000年,胡教授创办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出版《国情报告》提供及时和高质量的决策知识和资讯,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决策的咨询。
《震海听风录》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三20:15-21:00
重播时间:周四03:15-04:00,14:15-15: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编辑:
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