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双雄:孟良崮战场纪行
2009年10月19日 13:08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走读大中华] [孟良崮战役] [杨锦麟]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0月17日《走读大中华》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解说:60多年前,在山东战场上,有45万国民党军队,27万共产党军队,投入了一场规模罕见的战役,国民党整编74师全军覆没,从一个侧面预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全面崩溃。张灵甫为什么会死?国民党军为什么会战败?我们重返当年战场遗址,试图解开那场战役的种种谜团。

孟良崮战役:粟裕和张灵甫两大名将的对决

杨锦麟:我现在就在孟良崮的接近顶峰之处,我的身后触目可见都是崮,崮就是大山包、大山顶的意思。山东自古72崮,但是没有一个崮像孟良崮这样那么地有名、那么被人们记忆犹新。

解说:这是一片重峦叠嶂的群山,连绵于山东的中南部,人们称之为沂蒙山区。当我们到达蒙山孟良崮的时候,放眼望去,似乎这里除了遍地裸露的花岗岩巨石就没有别的了。62年前,这里并不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草木繁盛。蒋介石集重兵40多万在沂蒙山区,打开了重点进攻解放区两翼的序幕。

类延成(孟良崮管理委员会主任):当年这都是战场,这个我们从山下来的那一块儿,到我们这块儿都是战场,这个地方是主战场。想当年有多少万人呐,几万人在这山头上。

解说:类延成,孟良崮纪念馆的馆长,他熟知孟良崮山上的一草一木。健谈的他,尤其说到张灵甫和孟良崮战役更是滔滔不绝。跟随着类馆长,我们踏着通往孟良崮主峰的山路。为阻击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陈毅、粟裕为首的华东野战军开始了在沂蒙山区的作战准备。在很多军事爱好者的谈论中,孟良崮战役的两军主帅都是各自阵中可挂头牌的名角,粟裕和张灵甫,因为这一役,永载史册。

杨锦麟:这是两个将军之间的对决,这是两股武装力量的对决。

解说:粟裕,共和国第一大将,他没上过军校,没走过长征,长期远离中央,孤军奋战,直到解放战争初期,才在中共军中声名鹊起,后来的淮海一战,粟裕横空出世,指挥所部歼灭了全军歼敌总数的80%。

鞠开:这个粟裕师长好接近,官虽然大,但是没有架子,很和蔼,很关心(人)。

解说:而年长他四岁的张灵甫,一个曾经卷入大革命洪流的热血书生,1925年,经陕西同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推荐,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在抗日战争战场上,张灵甫,这位蒋介石眼中的黄埔高材生,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写了自己人生中最为风光的一页。

解说:在1947年4月初到5月初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于国共两党来说似乎都不轻松.粟裕先后制定了5次调动国军的计划,指挥部队时南时北,忽东忽西,诱使其往返行军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但是一个来月没有打上痛快仗,不少指挥员沉不住气了,编着顺口溜说唱起来:“陈司令的电报嗒嗒嗒,小兵的脚板扑扑扑。”

鞠开:实际上呢我们是牵着他的鼻子走,牵着他的鼻子走。粟裕他,为了创造战绩,就是采取了,我们的部队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就是用这样一个办法。

解说:正是这一被陈毅形容为“耍龙灯”的战术上,导致第一兵团汤恩伯判断失误。

类延成:张灵甫这个部队过来的时候,他突出来了,当时国民党,我讲过了,国民党的部队是要求是梳头式的进攻,一天以2.2公里的速度往前推进,就是走2.2公里,走5里路就要休息扎营,走5里路就要扎营,把我们的共产党,把我们解放军赶到黄河以北去,结果张灵甫这个部队呢,他快走,他是机械化部队,工兵,一个工兵团在前面修路,部队啪啪就,他超出来了,一看他出来了,我们的战机就寻找到了。

解说:要不要围歼74师?粟裕在地图前考虑了很长时间。

类延成:天天看地图。如果要看地图了,不说话了,那意味着他这个就非常成熟了。他在孟良崮战役期间,两天两夜没有出门,任何人不能打扰他,即便不吃不喝,那个炊事员送饭,送到门口,也不敢送进去,放下,他不出来就端回去,热热再放回去,再热热放回去,他秘书讲。

解说:正式围歼74师的作战命令是陈毅和粟裕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的,而此时,第74师师长张灵甫很快明白了粟裕要围歼自己的计划。那么张灵甫怎么就决定登上了孟良崮呢?

解说: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孟良崮垛庄的一个老兵家中。

阎大爷今年86岁,是当年华东野战军六纵的警卫员。19岁参军,跟着六纵几乎打遍了所有战役,解放以后参加完朝鲜战争才复员回家。也许从他口中,我们能够得到解答。

阎进家:这个山西边那个,从衡家庄子过来,不是叫庐山头嘛,他想爬上庐山头来以后,奔垛庄,结果六纵在这边卡着,六纵卡着,他硬硬地把他逼这个山上去的。

下一页 张灵甫弹尽粮绝顽守主峰 解放军受群众支持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