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中国60年阅兵史 探各国阅兵政治盘算
2009年09月29日 13:52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国际问题专家姜安:1953年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中国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在朝鲜战场上获取了大量的美式装备和武器,这些武器应当说是在那个期间比较先进的美国武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这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同时又和苏联整个蜜月期间合作没有结束,座椅中苏之间有着比较愉快的、良好的合作。应当说我们总的武器实力和美国、和苏联还没有办法完全抗衡,但是有个别的武器、个别类的武器已经进入到当时比较先进的水平。

59年阅兵展示国产装备 新型坦克歼-5亮相

解说:1959年10月1日,建国十周年国庆阅兵,在修整一新的天安门广场举行,此次阅兵大典的规模远超过之前任何一次国庆阅兵。在大大拓宽了的天安门广场上,由庐山会议后接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和阅兵总指挥杨勇检阅了三军部队,并发布阅兵命令。国产武器的亮相,成为这一年的最大看点。步兵们手中握的是中国自制的56式半自动步枪,而在其后6种型号中的火炮中,有5种是自行制造,装甲兵方队装备的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59式中型坦克,在由155架战机组成的空军方队里也出现了中国制造的歼-5歼击机梯队。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此时一国军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已不再是新型坦克和喷气式歼击机,而是美苏英已经装备的核武器和远程导弹。

解说:毛泽东与时任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虽然满面春风,但毛泽东的心里并不痛快,一方面是国内经济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则是原本答应给予核武器技术援助的苏联突然变卦,而就在阅兵观礼时赫鲁晓夫对毛泽东说,准备撤回在华专家并不再提供核技术支持,毛泽东只淡淡地回答了一句“那也好”。国庆10周年阅兵也是毛泽东的最后一次阅兵。

卢琛:1960年,在“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然而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甚至军队内部的阅兵也被停止。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再次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空前盛大的阅兵式。阅兵式上当年的“万国牌”已全部换为“中国牌”,首次亮相的战略导弹方队震惊世界。当时现场有这样一个细节,当中国的导弹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礼台上的外国专家一下子都站起来,他们惊呼,“飞鱼!中国飞鱼!”英国《泰晤士报》则称,中国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示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醒来了!”

解说:1981年9月14日,代号为802的华北实兵大演习拉开帷幕,这次防御战役演习共有参演兵力有陆军、空军航空兵和保障部队114000余人,动用坦克、装甲车1327辆,火炮1541门,飞机475架,成为建国以来解放军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1981年9月19日,也就是在华北大演习结束后的第二天,邓小平检阅了陆海空三军组成的53个地面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此次阅兵,后来也被称为“国庆三十五周年大阅兵的热身”。

1981年12月,继华北大演习之后,中共中央决定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举行国庆阅兵,这也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国庆阅兵。

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检阅部队时,改变了往年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阅兵口号。在这场久违了24年的阅兵典礼上,陆海空三军共10380人受阅,其中女兵和武装警察部队都是首次亮相。而此次阅兵以受阅部队横排面,25人的规模创造了世界之最,同时接受检阅的28种武器装备,全部都是中国自行制造的,其中有19种是新式装备,如火箭炮、火箭布雷车、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等。

在由强-5、歼-7等117架作战飞机组成的四个飞行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时,12辆巨型牵引车载着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公开亮相,随即震撼了全世界。美联社甚至报道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展示了它的实力,它的出现足以防御任何形式的战争。”

国际问题专家姜安: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和洲际导弹已经进入到了中国军事发展的重大日程上来,这同时意味着中国在战略导弹这个领域当中已经同世界各大国、特别是苏联和美国进入到一个抗衡的时代。

卢琛:35周年国庆阅兵的盛况,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阅兵标志着邓小平在党政军中的威望达到了高峰,并预测或将形成10年一次大阅兵的惯例。这意味着任期一般不超过10年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任期之内只有一次阅兵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威望和成就。国庆35周年阅兵8个月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军100万,自此中国军队走上精兵强军之路。从1949年开国大典的“万国牌”武器装备,到1984年35周年国庆战略导弹横空出世,再到1999年50周年大庆钢铁之师和高科技之师,解放军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下节回来,带您一探不同风格的国外阅兵式,领略一下红场阅兵的雄风以及充满斗志的朝鲜阅兵。

卢琛:“阅兵”这个词,parade,来自拉丁文,原意就是:我准备着!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古罗马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此后,阅兵活动开始广泛普及。二战期间,盟军统帅斯大林、丘吉尔等,都很重视阅兵。西方国家中尤以法国的阅兵最为著名。每年7月14日,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上都会举行盛大的国庆大阅兵,凯旋门上空的“幻影”战机和穿戴拿破仑时代的制服、佩剑行进的骑兵方队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近邻,印度的阅兵充满诙谐,展示木制的坦克、舰船和导弹,上面摆放模型士兵,并模拟海浪的声音缓缓前行,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前苏联的红场阅兵则气势宏大,冷战后,从被称为核弹之王的“赫鲁晓夫炸弹”全尺寸模型到一代又一代射程不断延长、精度不断提高的中程远程地对地导弹,每一次红场阅兵,总能引起西方对莫斯科核武器的猜测和恐惧,如今的俄罗斯更是希望借阅兵重振昔日雄风。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