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面对着总统竞选日的临近,奥巴马所面临的暗杀风险也与日俱增。据美国电视台10月28日披露,奥巴马在宣布竞选总统后已收到500次死亡威胁。日前,两名宣扬“白人至上”的新纳粹主义分子因企图暗杀奥巴马而遭警方拘捕,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图谋只是他们针对黑人的“屠杀计划”的一部分。其实参加总统选举后,奥巴马不止一次受到暗杀威胁,而这些涉案的嫌疑人种族歧视倾向明显。
有分析家就担心:奥巴马距离白宫宝座愈近,他被暗杀的风险愈大。当然美国当局也曾有过此类的担心,早在去年5月奥巴马竞选初期,美国密勤局就已对他作出24小时全天候保护,这也是1968年问鼎白宫的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以来,美国最早开始对总统候选人提供保护的一次。
吴小莉:白人、男性、45至65岁、基督教徒,这是传统上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形象,奥巴马彻底颠覆了这一“标准”。在争夺白宫的道路上,他注定要比更接近这一“标准”的麦凯恩冒更高的风险。200多年来,美国43任总统清一色都是白皮肤的男性,美国两大政党从未提名过拥有非洲裔背景的黑人参加总统竞选。但在美国政治历史上,非裔美国人竞选总统的道路却一直没有停歇。黑人民权领袖杰西o杰克逊、夏普顿等人都曾经为冲击总统宝座做出过尝试,但是最终都没能闯过初选。而如今的奥巴马却掀起了一场美式的“颜色革命”。
2008年总统大选由于第一次出现了黑人总统候选人,而使得选战变得异常精彩。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参选总统的黑人,奥巴马将“希望”和“变化”作为自己的竞选口号,一次次突破人们的预期,不断刷新美国政治史上的新纪录。一时间,奥巴马在美国政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形成了“奥巴马热”。
解说:在T衫上杂志上和招贴广告上,都有这个充满魅力和精力充沛的形象。一时间奥巴马热似乎席卷全世界,所有名人都刮目相看。
2008年2月10日,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角逐。不少人都认为,奥巴马已成了民主党内最“黑”的黑马。奥巴马的爱国热情,他对梦想的执著,以及不凡的个人经历,被认为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到了8月份,奥巴马热在科罗拉多州达到了顶点。84000名拥护者涌入了足球场,他们不是来观看大众明星,而是为了看一个政治家在民主党党代会上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
1961年8月4日,奥巴马在美国的夏威夷出生。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名叫安邓纳姆是美国的一名白人女教师。奥巴马的故事,可谓是美国梦的最现代版本。奥巴马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之后奥巴马的母亲嫁给了印尼留学生罗洛o苏托洛。在六岁那年,奥巴马跟随母亲一起去了印尼。奥巴马在那里度过了4年童年时光。
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印尼是一个纯朴安详田园诗般的新环境,但当他渐渐长大,他深刻体会印尼残酷的生活状况。面对种种生活的窘况,年幼的奥巴马很困惑,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本美国杂志。
奥巴马:我对那本杂志印象非常深刻。它里面谈到在专门漂白皮肤的服务机构漂白自己皮肤的黑人。我想那不仅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是非洲裔的美洲人,并且还意识到种族还暗示着各种含意。在种族之间还有一股力量和关系存在着。
解说:奥巴马没有把那篇文章给他的父母看,不过他永远忘不了那个故事,一个人为了平等地生存竟然想改变自己的肤色。奥巴马9岁的时候,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玛雅出生了。但他母亲的第二次婚姻也开始出现裂痕。母亲决定把奥巴马送回美国,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
于是10岁那年,奥巴马回到了出生地,美国夏威夷,第二年,母亲带着妹妹玛雅也回来了。回到美国的同一年,奥巴马在檀香山颇有名望的畔娜荷学校注册入学。在学校里,上高中的时候,奥巴马开始酗酒,吸食大麻,他的成绩直线下滑,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还是顺利进入了洛杉矶的西方学院继续深造。在大学二年级期末时,奥巴马转学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他变得很守纪律,学习也很勤奋,他还转向书本寻求种族和社会不公平的答案。
青少年时代的奥巴马曾涉足吸毒圈子并承认自己经常吸毒。他也上过大学,并在美国最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过职。这些就是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非裔美国人,令人难以置信的历程。
吴小莉:奥巴马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毕业后,曾有2年时间就职于高薪的华尔街咨询公司,那时,他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资本精英人士,但他很快放弃了这条人生道路,决定到芝加哥贫困的黑人社区从事社区服务。而去芝加哥创业选择,却改变了奥巴马的一生。
解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奥巴马本可像他的大部分同事在一个律师楼任职。然而这位外来者,却去了当年是种族主义温床的芝加哥。
1988年秋天,奥巴马进入哈佛法学院,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尽管功课很难,竞争也很激烈,但奥巴马总是如鱼得水。第一学年末,美国顶尖律师事务所之一的芝加哥西德利奥斯汀律师事务所雇佣奥巴马做暑期实习生。在那里奥巴马遇到了一位毕业于普林斯顿的律师,米歇尔·鲁滨逊。在芝加哥南部这儿,奥巴马找到了妻子、家庭、上帝和政治。牧师埃尔文·勒弗第一次见到奥巴马,是奥巴马未打招呼就出现在教堂前阶梯的那一天。
在美国,社区组织者就像政治社会工作者,经常和教会一起在左右邻居开展工作。奥巴马应芝加哥社区主管克尔曼的登报招聘,在这儿找到了第一个适当的工作。奥巴马可能想成为民权运动的组织者,但他却晚了十一、二年。奥巴马只好在这地区跟社区居民一块,为改善住房和保健条件而斗争。在这法律和学术环境贫乏的社区,他的威望迅速提高。评论家说这些年他作为组织者,成了他对真正美国的唯一阅历。
然而满怀雄心的奥巴马,却很快步入政坛,进行芝加哥式的政治之路。即便在今天,对于一个踌躇满志的政治家来说,这儿仍是难以征服之地。现在奥巴马把自己定为一种超越杂乱无章的传统政治的候选人。然而在这个城市,在这些街道上他证明了自己可以跟他们中最强者进行争论,他成了街头斗士奥巴马。
在他的迅速上升期间,他遇到了这位重要的导师克尔曼,这位前地区的国会议员。此时的奥巴马已是芝加哥大学的法律学教授,他渴望敲开通向政治权力的秘密。他很快就学会如何适应群众的呼声和如何向群众发出呼吁。根据奥巴马的一个20多年来对他很有影响的朋友,也是他在芝加哥的政治代理人讲,机会主义思想使他选择了教会。
奥巴马和他夫人米歇尔上赖特主持的教堂20多年,赖特可谓是他的半个父亲和导师。他甚至还吴小莉奥巴马的婚礼。但跟赖特的亲密关系,后来几乎引起了竞争对手致命的关注。当时赖特的教堂是人们谋求政治职位的跳板,奥巴马抓住了这个机会。到了90年代中旬,他成功赢得了伊利诺州参议员席位。他和他的支持者请在职并且也是私友的政治保证人发起进行投票选举。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一种无情的做法,也是典型的芝加哥式政治手段。此时的奥巴马虽然是州议员,但他并不是芝加哥杰出的政治人物。他也不是一个跟某项事业或问题,密切相关的特别人物。在芝加哥展开自己政治之路的奥巴马,如何实现自己的美国梦?2004年民主党代会上的脱颖而出,使奥巴马成为耀眼的政治明星,这期间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