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一个甲子的聚首(上)
2009年11月19日 13:25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雍正继位初期,受到两股势力的挑战。一是延续康熙后期王位之争所集结的宗室集团,二是以隆科多、年羹尧等当初拥立他取得大位,以至功高震主的权臣势力。“为君难”这枚印章,反映出雍正身为君主,面临众多抉择的心境。

冯明珠:这个“为君难”是语出《论语·子路》。他说为君难,为臣亦不易。他本来非常宠信年羹尧,到最后他把他杀掉了,那就是他觉得知人善任是很难的。做臣呢,当皇帝宠信于你了之后,你就坐大,这也是最后叫雍正非要把他处理掉,不得不来处理你,收拾你。其实他也很难的,我们这次展出了一个朱批奏折,这是署直吏总督蔡珽给雍正上的一个奏折。那雍正在后面批了很大的一段,就说到,他要杀年羹尧的这件事情。那这个折子其实是蛮好玩的。他讲到,有一天,北京出现了一个奇事,就是一只老虎,从齐化门闯进了北京城,于是九门提督带着一个勇士,叫做新满洲就去追捕这只老虎,这只老虎就逃出了紫禁城,到最后呢,就逃到了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的后院里面了,后来新满洲就追到后院,最后把这只老虎杀掉了,那雍正就说,他说起初他想到,这几天想到要怎么处置年羹尧,本来还没有完全决定,当他发生这个事情之后呢,他说朕意已决,我一定要把他解决掉了。有人解释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有记者问我是不是真有这只老虎,我说写得那么清楚,应该有这件事吧,那因为他写了谁杀了这只老虎都有了。那对我来说呢,雍正是用这件事情解释养虎为患,所以他最后是把年羹尧处理掉了。

雍正帝45岁登基,58岁突然暴亡,给后世留下了另一个难解的谜团。他在位的短短十三年时间里,留下了洋洋洒洒不下数十万言的手书朱批,这空前绝后的帝业,为他赢得了最勤政皇帝的历史评价。他曾经自评功业:“朕反躬自省,虽不敢媲美三代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对之不愧。”随着民间传说在历史文献面前真相大白,今天的史学界,也都公认他是位承先启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

王鲁湘:冯院长,您认为雍正皇帝对自己的这个自我评价,符合他十三年的执政的这个事实吗?

冯明珠:我觉得他是符合的,他作为一个君主,他绝对是一个明君,一个好的君主,那我自己是觉得,越研究,越觉得他在非常多的事情上,刚毅果决,他如果觉得要做的事情,他会雷厉风行地推动,这种刚毅的个性,使得他的政经改革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王鲁湘:就为乾隆盛世的到来,其实铺垫了很好的基础。

冯明珠:当然,因为乾隆的十全武功是要花大把的银子,那在康熙的晚年,财政已经有点拮据了,那十三年里面,这个雍正的肃贪养廉,以及,所有人向藩库还库,就是向布政司,或者向国家借了钱,他一一地都把它追缴回来,奠定了非常好的财政的基础。

雍正从康熙晚期残酷的即位斗争中登上皇帝的宝座,自然对皇权的控制格外重视。他不但创立了凌驾于内阁之上的军机处,还进一步扩大了康熙创立的朱批奏折制度,使得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都能直接向他汇报,由他指挥。这些举措,让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统治者,同时,也让他自己肩上的担子变得格外沉重。

冯明珠:雍正,就把康熙朝的朱批奏折制度,更加扩大了,所以,他规定奏折必须要自己写,而且不能讨论,所以地方上发生任何一件事情,总督在奏报,巡抚在奏报,学政在奏报,他们其实不通气的。他们不通气,所以地方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可能最清楚了解的人,就是皇帝本人,因为他可能收到五六个奏折,报告的是同一件事情,到最后,他最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中间的矛盾,所以雍正非常累啊,他发明的这个,他扩大了朱批奏折制度,使得他自己,他自己说的,他在雍正六年以前,白天接见大臣,晚上挑灯夜战批折子,常常批到二三更的天,所以起初档案没有出现的时候,也有人说,雍正是过劳死的,对。

郑欣淼:我们看到他登基以后的这份折子。

王鲁湘:登基以后就忙得不行了。

郑欣淼:对,这个写给鄂尔泰的朱批,描写到说,他白天要接见大臣,还有其他繁忙的公务,所以他根本没有心情,也静不下心去批改奏折,后面那个部分,描写他晚上,静下心来了,而且外间的,外省的奏折都是晚间才抵达北京,送到北京,因此他能够安静地静下心来再去批一下。

王鲁湘:他喜欢晚上工作。

郑欣淼:这里头描写,他是个夜猫子,他习惯了,从小就习惯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