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瓷圣”耿宝昌品读中国瓷器文化
2008年01月24日 09:3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文化大观园》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1月27日(周日)17:00-17:45 

重播时间:1月28日(周一)0:55-1:40  9:00-9:45

它们曾是西方人眼中神秘的东方宝藏。

跨越千年成为世人把玩的奇珍。

他是“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

阅宝无数却无一件私人藏品

与“瓷圣”耿宝昌品读中国瓷器文化

相关资料:

耿宝昌1922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北辛集。1936年在北京敦斋垒学徒,1946年任振华斋经理,1956年应聘于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从事陶瓷专业。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首都博物馆顾问、炎黄艺术馆鉴定委员会会长。1991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曾赴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专著有《明清瓷器鉴定》上下两册,主编《中国鼻烟壶珍赏》、《中国文物精华》陶瓷卷、《中国美术大全·元明清陶瓷》、《中国陶瓷图典》、《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故宫博物院藏珍》青花釉里红三卷本及紫砂卷、《孙瀛洲的陶瓷世界》,发表中外陶瓷文章60余篇。

从学徒到陶瓷鉴赏大师:耿宝昌“养心”故宫50年

2005年9月29日,在故宫博物院东路南三所的一间北屋内,记者有幸和满头银发的故宫陶瓷鉴赏大师耿宝昌先生相会。这座精巧的院落当年是清朝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房内的雕花栏板已经露出了原木本来的色泽。耿老先生指着边上的雕花木床说,据说道光皇帝就出生在这张床上。历史的花絮这样不经意地出现在身边,的确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情。

对于1936年第一次来故宫参观,耿宝昌的记忆似乎就像这床上雕刻的花纹一样清晰。“那是在‘七七事变’之前,当时正是春天,故宫里非常残破,到处是草和垃圾。门票是一块大洋。”耿宝昌至今对当时在钟表馆看到的一个“可以在一块板子上滚动的”钟表记忆犹新。20年后他来到故宫工作,“那个东西还在那里”。1936年到1945年10年间,耿宝昌在孙瀛洲先生于东四南大街开的古玩店敦华斋内当学徒。10年出师后,耿宝昌开了自己的古玩店“振华斋”,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他在与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先生相熟的师父孙瀛洲先生的介绍下,在故宫招收文物人员时进入故宫工作,开始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故宫人生涯。“1956年,故宫老院长吴仲超为了故宫的工作,广泛从社会上招募文物人才。我的铺子当时也停了。当时故宫待遇还不错。我记得一下子就招来十几个人,都是旧社会文物行业的从业人员。书画、青铜器、玉器、瓷器和装裱各个门类都有。”当时正是故宫的大调整时期,与今天的整理不一样,耿宝昌他们从故宫各殿各角落开始搜集整理了几大类藏品,并设立专库。有趣的是,耿宝昌的师父孙瀛洲先生在同一年也进入故宫工作,作为故宫的研究员。

投身文物行业70年来,耿宝昌眼见了中国陶瓷在国人心目中地位的变化。“过去瓷器在中国人心目中并没有太高的地位。”说起过去故宫对外展示馆藏瓷器时,耿宝昌印象深刻:“当年的观众一看,又是破瓷器,连(展厅)门槛都不进。随着现在中国古瓷器价格的迅速升值,观众对于故宫馆藏瓷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现在一有馆藏珍品瓷器展,展厅内的人多得挤不动。”故宫100多万件藏品,瓷器和书画就各占三分之一。“旧社会青铜器价格高,后来书画价格高,现在瓷器的价格涨了上来。但是与书画相比,瓷器的价格仍有上升的空间。”最近一个元代青花被美国某博物馆收购,价格高达2亿多美元。耿宝昌认为其中炒作的成分比较多。一般认为那件瓷器的价格在三五千万元。

对于故宫所藏的众多瓷器,耿宝昌自言50年来连看带动手,很多都有印象。“那时候没有电脑,比如说道某件瓷器,你必须知道在哪里。”故宫藏品中36万件瓷器,从1956年到2005年,耿宝昌虽然摸了几十年,但却谦虚地自言“有些认识”。“其实对于瓷器的鉴别,没有那么高深。就像大夫瞧病一样,有些一看也就知道。”今天的人会更多地从经济角度看待一件文物,但回首70年的文物生涯,耿宝昌感叹自己开古玩店的生涯是“一种真正的文化享受”。不论金钱和价值,只看艺术和历史。正如在所有的中国瓷器中,虽然近年有元青花和明斗彩的火爆,但耿宝昌言谈最喜欢的是宋代的素色瓷。那是一种文人的审美情趣,“比如天青色的钧窑,非常的雅致”。

从1957年第一次来到故宫到今天,耿宝昌与故宫的渊源也有50年之久了。按他自己的话说,几十年来故宫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我年轻时身体不好。有个老先生问我:小兄弟,你抽白的黑的?当时北京流行肺结核,我当时虽然没有得上,但想着自己能活30岁就不错了,没想到却在故宫里活到了80岁。”耿宝昌还历数故宫内长寿的大师不止一人:王世襄先生现年91岁,徐邦达先生现年95岁。即便是不久前去世的朱家先生也高寿。故宫内养心殿取自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这些国宝级泰斗似乎都领悟了其中真谛,皆于无欲中有所追求。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陈雪婷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