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琳和邓小平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2009年08月03日 10:15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8月1日《我的中国心——卓琳》文字实录:

曾子墨:提到卓琳,人们总会想起中国20世纪的伟人邓小平,卓琳的经历,虽然不像邓小平那样波澜壮阔,震撼人心,但是也同样充满曲折,耐人寻味。她的父亲是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身为富家小姐,却也是封建大家庭当中的一员,看着家族中妇女们的坎坷命运,她和两个姐姐都决心,要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一个女革命者的命运即将展开的时候,她遇到了邓小平,此后,他们相伴走过无数风雨,相濡以沫58年。

邓小平首次托人上门提亲 卓琳断然拒绝

解说:1939年的秋天,年轻、漂亮、性格活泼的卓琳,在延安的保安处训练班,和她一起一共有八个女孩子。而这时的延安,因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的到来,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说是18:1。

卓琳(邓小平夫人):他从前方,还有一个也是从前方来的,他们住在一个窑洞里头,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头。我是在公安部工作,那时候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经常到公安部来玩。有时候也叫我们到他们住的地方去玩,他大概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

他就找我的朋友,女朋友,跟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让那个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意不同意,那个女朋友谈了两次,我不愿意,我说我年纪还轻,我还不想那么早结婚,我拒绝了。

卓琳择偶不愿找工农干部 专找知识分子

解说:邓小平当时是八路军129师政委,卓琳是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对这位从前方来的长征干部,卓琳一点也不了解。

卓琳:因为当时延安,去的那些长征老干部都是工农干部,我们就怕跟一个工农干部结婚,不是看不起他们,是他们没有知识,你跟他说话说不到一块儿。所以我就不敢跟这些工农干部结婚,不愿意结婚。

延安有个笑话就是说,一个工农干部跟一个知识分子结婚,两个人晚上沿着延河看月亮。那个女的就说,哎呀,你看这个月亮多漂亮呀,她的丈夫就说,有什么漂亮的,我看不出来,这个故事在延安传为笑话。我想,我结婚我可不能找工农干部,长征的干部,我要找知识分子。

解说:卓琳原名浦琼英,1916年4月出生在云年省宣威县上堡村,是著名工商业家浦在廷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六个哥哥、姐姐,浦琼英和两个姐姐在父亲的安排下读到中学。在昆华女中,音乐老师赵琴先经常借上课的机会宣讲革命,后来在赴刑场的路上还高喊口号,这给年轻的浦琼英三姐妹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浦琼英喜欢体育,1931年,她作为50米短跑选手被选入云南代表队,参加北平的全国运动会,运动会因为战争没开成,她还是借此去了北平。5年以后,浦琼英成为云南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女学生,为了实业救国,浦琼英报的是北大物理系。

在毛泽东窑洞前 邓小平卓琳举行婚礼

1937年“七七”事变,打破了浦琼英求学救国的理想,她和姐姐乔装成百姓模样,躲过了日本兵的严格检查,逃出北平。几千里的辗转行程,从西安步行7天7夜,她们终于到达了延安。

读完陕北公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认为活泼而聪明的浦琼英,具有在敌后从事秘密工作的长处,就把她调到特训班培训,准备以后派到敌后工作。

为此,她有了新名字卓琳。也是在学习班,有人把卓琳介绍给邓小平,但起初卓琳拒绝了这桩婚姻。

卓琳:后来他自己他就说,我自己找她谈谈可以不可以,我说可以。他就找我谈,谈了两次,第一次谈一谈他的情况,第二次又谈谈他的希望。我听听,觉得这个人还可以,他是有点知识,是知识分子。第二个呢,我说反正都得结婚,早晚得结婚,我那时候已经23岁了,我说算了吧,凑合吧。他亲自找我谈了两次话,我才同意,同意了以后我们才结婚。

解说: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八路军的老战士们,以淳情朴实的方式,为卓琳和邓小平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卓琳:后来我就跟他说,我说,我说话你得听,你不听,我这人好说话,没人听话,我跟谁说呀。听了以后呢,你觉得,我说我这人是比较落后的,你有意见你就给我提意见,对的地方你也告诉我。他就不吭气,我说,我说话你不说话,我们这样相处下去也不行啊,你得说点话呀。

他说,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脾气,你愿意说话你就说多少,我有意见我就提,没有意见就这么算了。我想,你老要叫他,这个老干部,我知道他是个知识分子,所以我想,你要老是让他说,他也说不了,算了。慢慢相处吧,后来这样,慢慢互相之间就了解了。

卓琳求家书 邓小平:印几十份 一月一寄

解说:几天以后,卓琳便随丈夫离开延安奔赴前线,奔赴了太行山。

卓琳:结婚以后,他要回前方去了,他就带着我一块儿去。我那时候还不熟悉,后来慢慢到了前方以后,他在师部我在后方,就是总司令部。他来开会,就见个面,他不开会,我们就见不着面。

后来我就说,我们这样也不行呀,是不是你给我写个信啊,他说我写什么啊,我说你写,你就写写你怎么生活,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东西。他说好,我以后叫秘书给我写一个,我印几十份,一个月给你发一份。我一听,我说算了算了,你别这样搞了,我也不要你写信了。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