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抗战老兵60年缄默后亲述战场残酷真相
2009年07月13日 14:20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吴荣凯:一到那里就想见团长,见不到了,棺木都盖起来了,都钉死了,所以我想见见柴团长,见不到了,不得见啊。只有坐在柴团长棺材边,就坐在那地上就只有哭,就只有哭。

吴荣凯:不知团长为何让自己突围逃生

解说:常德会战后,吴荣凯随部转战南北,又参加了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抗战胜利后不久,因为不愿打内战,吴荣凯解甲还乡,1968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几十年过去了,吴荣凯说,很多事都忘了,但唯独离开团长的那一幕,他无法忘记。一想到团长牺牲,自己却突围逃生,心里就有一种不安,他一直在猜测,团长为什么要叫自己突围?但几十年了,还是没有答案。

吴荣凯:他是四川南充人,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多岁,他结婚才七个月,所以他的妻子应该有小孩。但到现在,都没有到常德来悼念过。也不知道究竟他有没有后代,我就经常耿耿于怀,回忆,在内心的想念,内心的回忆。究竟他还有没有后?究竟他还有没有兄弟,你看现在屋里这样的情况,反正也不可能去找。

记者:为什么这么希望见到他们呢?

吴荣凯:我一个穷光蛋,我也没什么东西赠送他们,不过是见见面,安下心。

解说:回乡数十年了,吴荣凯每次从村里步行20多里,到常德卖菜赶集,或在特别的日子,都要到常德公墓坐一坐,和自己的老团长聊一聊。

吴荣凯:每次去向他行个礼,说两句惜怜的话,我不过是一个后死者,一个幸存者,没有同他们一路死。

吴淞:上了战场只知道杀杀杀

解说:通过吴荣凯我们了解到那位在纪念会场上振臂高呼的老和尚,法名来空,现居干明寺。那里曾经是他当年浴血奋战的抗日战场。

来空法师,原名吴淞,原国民党第十军将士,曾参加常德会战,76岁时出家成为一名僧人。常德会战是来空从军后参加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役,但他并非57师余程万部,而是随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与外围反攻日军,主攻德山。

吴淞:第九团打得最激烈,就是那个张慧民(音),就在这个德山牺牲的。

记者:就在这山上?

吴淞:对。

记者:当时你们就是攻击这一片。

吴淞:就在那抢夺高地。

记者:就抢夺这个高地?

吴淞:抢夺高地,这上前的高地上全都是日本鬼子,从下面往上面攻的,打得很辛苦。

记者:攻这片高地的时候,牺牲了多少?

吴淞:这是孤峰岭,由孤峰岭到老矛头牺牲了一千四百多人。

解说:吴淞,1922年出生于长沙一个小职员家庭,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三镇威逼长沙,长沙如火如荼的抗战气氛,深深感染了16岁的吴淞。

吴淞(常德老兵):很多太太小姐啊,戴着个金戒指、耳环啊都丢在募捐箱里,特别是那些人力车夫,人力车夫很辛苦啦,但是他把所有的铜板都丢在募捐箱里头,大标语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

解说:当吴淞看到很多青年男女在新兵招募处报名参军时,他毅然报了名。

吴淞:母亲送我,送到门口的那个街口子上,到最后走的时候,我当时心里还是难过啊,面对着她敬了一个礼,敬了一个礼,当时我马上就转回身了,因为我怕我自己流眼泪,引起母亲难过,所以我就转身了。

解说:吴淞参军后,因为表现突出,被保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受训,结业后,吴淞奉调第十军,不久常德会战爆发,第十军驰援常德,攻击德山日军。

吴淞:部队的士兵官员一排排倒,刚作战的时候我心里还紧张,但是人死多了,那时只看怎么拼了,就是喊“杀啊、杀啊”,就这样就冲啊。

吴淞:我们一个营只剩下三人

解说:第十军将士以惨重的代价攻克德山,12月11日,常德收复时,吴淞发现,自己所属的三师九团三营包括自己只剩下了三人。

吴淞:营长以上的,都用棺材运到长沙去了,营长以下的太多了,没有那么多棺材,也没有那么多运输工具,营长以下的都埋在山头,运到长萨那个码头上的那个河边,我去看了,我还没有到那个码头,只听着一片哭声,有的亲友,他的家属,那个河边的码头上,摆了很长一片,一副副棺材,摆在一个码头,很远很远。

解说:常德会战后吴淞又参加了衡阳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抗战胜利后,被提为少校军官,解放前夕吴淞本可随国民党残军退守台湾,但因规定少校军官只能带妻儿,不能带老人撤退,毅然放弃返回长沙。

吴淞:我有一个哥哥被日本宪兵害死了,我只剩我一个人,我没有兄弟姊妹,我走了,我的父母怎么办?

解说:在亲戚帮助下,吴淞谋得一个办事员的差事,平静度日。1959年11月,吴淞以历史反革命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82年,60岁的的吴淞刑满释放,16年后,经历了战争、牢狱、死难等一系列人生灾难的吴淞在常德石门夹山寺剃度出家,开始了身披袈裟,口念经文,日日为昔日战友超度亡灵的日子。

吴淞:因为我觉得,常德是我人生上一个关键是吧?

记者:还有这么多战友在这里?

吴淞:是的,我愿意所有的人,不但是我的战友,所有的老百姓也好,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外国人,最好不要再受到伤害,所以我出家,我念我的经,念我的大悲咒,是希望大家都得到解脱,希望没有战争,没有这些残酷的悲剧。

曾子墨:这是一些人和几段故事,这是一个即将远去的时代,这是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今后在他们平淡而逐渐凋零的人生暮年,那段曾有过的惊心动魄,仍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那段曾经有过的辉煌荣耀,仍足以让他们在后人面前昂首挺胸。如今,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在紧张的筹备当中,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援少将就建议,希望在大阅兵中,专门增加一个老兵方阵,如果真能被邀请,我们无法想象这些进入迟暮之年的老人会是怎样的安慰,怎样的荣耀。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

《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日 21:40-22:30

重播:周六 10:05-10:5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