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大隐”于数学 挑战250年智力极限
2009年06月01日 10:5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解说:新来的大学生,教不了课。尽管北京四中史无前例为他专门设立了只负责批改作业的教师职位,但此时陈景润的心情还是像北京的冬天一样,满目萧瑟。他开始莫名的发烧,肚子疼,送到医院一检查他患了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陈景润病倒了,在四中工作的这一年里,他一共住院六次,作了三次手术。陈景润很清楚,自己这样的情况学校根本没有理由欢迎他。1954年秋天,他被四中解聘了。

由昆:我先生就自己去摆书摊,在那个福州的那个路边上摆书摊,他只不过就是说一天可以赚几分钱,就可以一天的生计应该是有了,那个吃饭起码是够了,因为那时候也蛮便宜,但是书的话,有些小孩子也蛮调皮,给偷了不少,他自己就看自己的书,他也不管那。

解说:1954年,全国已经结束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处在呼唤人才,可陈景润大学毕业才刚刚一年却失了业。这是建国后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亚南,他早年留学德国和日本,是第一个把马克思的《资本论》译成中文的大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

曾子墨:1955年初的一天,王亚南到福州开会,无意中在街头看见了在街头摆摊卖香烟和出租小人书的陈景润。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当年在厦大数学系出了名的“高材生”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狼狈的地步。王亚南把陈景润叫到自己住的招待所,了解到全部情况后,王亚南对陈景润说,你还是回学校来吧。

解说:陈景润回到厦大后,王校长安排他在数学系资料室工作,这里书香温馨又不用与太多的人打交道,很适合陈景润发挥特长,陈景润得救了。

林群:他在管阅览室,我们经常在阅览室看书,一般我们是向他,他等于助教一样,虽然他的学问很好,所以我们有数学题不会做找他,然后呢他都非常友好地回答我们大家问题,所以大家很喜欢他。

解说:其实,王亚南当时此举也并不是看出这个瘦弱内向的学生日后会有多大的出息,他完全是出于保护学生的考虑。在厦大,王校长热爱学生有口皆碑,他曾把翻译《资本论》的稿费,全部用于给学生支付讲义费,给贫困学生买鞋穿。后来陈景润被华罗庚看中,要调他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又得到了王亚南的支持和成全。1969年,陈景润在得知王校长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后,不禁潸然泪下。

经历了失业这次意外的人生变故,陈景润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和孤独,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数学上。那段时间研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主题。《堆垒素数论》是华罗庚在1940年,用8个月时间完成的。是当时数论研究领域比较难懂的专著之一。

华罗庚的这本书深奥,陈景润确异常的享受。他把像砖头那么厚的书一页页拆下来,整整读了30多遍,几乎达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这也为他日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子墨:这次失业的经历还让陈景润有了一种特殊的“忧患”意识,他总是担心字会再次失业,会再去摆地摊。慢慢地,他形成了一种习惯: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他吃的总是馒头、咸菜、豆腐。穿的也很简单,父亲给他一件旧的棉短大衣,他穿了20年,天暖和了,拆出棉絮,天冷了,再把棉花填进去。他这种极度节俭的做法,让很多人都觉得他是财迷。但事实确并非如此,1979年陈景润到美国普林斯顿研究院访问,回国时把在美国靠吃面条省下来的生活费7500美金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这笔钱相当于他当时近3年全部工资的总和。

解说:1956年,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教授,收到了一封厦门大学数学系教师李文清辗转交到他手中的信件。在信中,李老师请求华罗庚在方便的时候对一篇名为《他利问题》的论文,给予指正。他在附寄的信中提到,这篇论文是我系“复变函数论”组一个名叫陈景润的青年助教,在认真钻研了您的著作和其他数论的相关书籍后写成的。

华罗庚接到这封信后将信将疑,“他利问题”一直是当时数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他在自己的著作和以后的研究中也没有完全解决,此后他虽然一直都希望有人能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但一个毕业才两年的青年人竟然声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立刻对陈景润的来稿认真审阅了一遍,又把它交给了数学所数论组的一批年轻人,反复核审,大家一致认为陈景润的想法和结果都是正确的。

林群:我听另外一个院士讲,华先生看到他的文章的时候,拍桌而起说,谁说没有人才,一下子华先生跟触电一样。

由昆:华老那个时候是赫赫有名,世界有名的大数学家了,陈景润来讲,应该就是一个无名小辈,那么他对华老的这个书里边的东西进行了改进,但是华老当时就特别惊喜,

林群:这样华先生一看,华先生就知道,这个人分量很重,就邀请他来参加当时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数学会,参加完,华先生就把他留下来。

解说:在了解到陈景润和自己有着相似的经历背景后,华罗庚对陈景润能吃苦、肯钻研的精神大为赞赏,他感慨万千地对弟子说:“你们呆在我的身边,倒让一个跟我素不相识的青年改进了我的工作。”

曾子墨: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自幼家境贫寒,又身患残疾,没有上过大学,精湛的数学造诣和功底全靠自学。当初,他只是中学里的一个小会计,多亏了熊庆来、杨武之等当时的数学大家给予对他的无私帮助和提携,才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以己推人,华罗庚把期望寄托在从未谋过面的陈景润身上。现在看来,令人不得不佩服华罗庚的慧眼和远见。1957年9月,陈景润被正式调进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由此揭开了他生命史上最为坎坷而最辉煌的一页。此时距他被开除教职失业回乡,仅过了三年。

解说: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这个不高的建筑在高楼林立的中关村地区非常不显眼,但一直以来,它都是中国的数学科研领域中的最权威的机构。陈景润调到这儿的时候,数学所刚刚成立还不到五年。

林群:他在办公室里头,日夜在办公室,他是累了就趴下来睡觉,累了就睡觉,不累他就日夜工作,他都不知道宿舍在哪。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