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80年代青年奋斗者不只是我一人
2009年09月26日 18:4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吴小莉:在张海迪最为红火的八十年代,我并不在内地生活,所以对于海迪,我没有她很早期的印象。然而在阅读她的事迹的过程中,她曾经说过的许多话,用词用语的美丽与深邃、她曾经经过的许多事,划过内心的挣扎与彷徨,都超越了时代,时至今日,依然令人感动。

问答中,谈起曾经的一些折难与痛苦,张海迪显得淡定而随意。而这一切,又触动着她对于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有更深的思索、更从容的应对。

吴小莉:所以如果今天让你有机会,对于不论是残疾人,甚至是现在的青少年说句话的话,你最希望鼓励他们的是什么?

张海迪:我最想说的,就是我经常在我的新书上给青年们,给孩子们写的一句话,这句话鼓舞了我的一生,就是知识就是力量。

解说:因为从前的经历,张海迪非常重视“赋予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她说,受教育、有技能、有工作、有保障,才能谈及残疾人超越生存之上的进一步发展。

吴小莉:是不是以前这样的经历,所以让你会现在特别关心残疾人的是工作权。

张海迪:对。

吴小莉:其实您曾经,就是在小时候求职不成的时候,多次求职不成,曾经轻生过,后来您被救回来以后有没有再有想过放弃过的时候。

张海迪:当我后来想到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你去感知,你去感受生命这个过程是比任何东西都是重要的和宝贵的,我们能够感知生命,哪怕是品尝它的痛苦,都应该说是一种幸运。有一次,我去县劳动局门口,在那里请求他们给我工作,我说我过去给别人治过病,我还可以到学校去教书,我说只要给我这样的尝试的机会,我会做好的。

有一次为了等待别人的答案,那是冬天,我就坐在这个树底下,下雪了,大概是从早晨九点多钟去吧,然后中午也没有回去,雪越下越大,后来那个雪就把我自己盖上了,在我面前,你想那样的政府部门,有很多人,走来走去的,也有很多人就说,海迪你别再犟了,回去吧,别冻着,说这些的时候,我无动于衷,我一定要倔强地等,后来等到下午,雪下得很大,我也不动,后来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后来我妈妈听别人说了,她就来找我,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她就轻轻把手放在我肩上,她说走吧,咱们回家吧,这一句话让我眼泪轰地流出来了,我知道,我妈妈没有说别的,她知道我内心想的一切,她一定知道我的梦想,她知道我的理想,她知道我的追求,我妈妈只是说,走吧,我知道这里边包含了什么,这里边一定包含了我妈妈对我的信任。回到家里我没有难过,我仔细想了想问题,我觉得就是重新拿起来自己的书本,我又开始学习,我觉得,要有耐心,等待未来,未来不是,美好的未来不是送到你手上的,而是要你去创造的,所以不停的读书,不停的去思考,并且积极的再去找机会。

吴小莉:在您下去调研的时候您会发觉,比如说让残疾孩子们受平等的教育这样一个情况,它到底存在着哪一些困难?

张海迪:我去了一些贫困偏远的地方,那里的孩子,特别是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那就有的时候根本谈不到,包括健康的孩子,受教育都很困难,那就不要说,残疾孩子了。

吴小莉:张海迪告诉我说,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她刚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的主席有过一次会谈。作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制定,中国残联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公约》已经有129个国家签署,并且获得了27个国家批准,其中就包括中国。

张海迪:要给予残疾人更多的权利,要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宗旨之一,如果说到孩子,那就是权利公约里边这一条,我非常非常重视,就是要赋予儿童,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调研的时候,我就跟当地的政府都说过,一定要重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教育送到残疾儿童的家里,为什么呢?就是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问答神州》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18:15

重播时间:周日01:40    周日11:45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