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好,今天刘墉谈超越第十一讲,题目是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最近我应邀到重庆的一个重点高中演讲,离开的时候啊,好多学生追着我问问题。他们问啊大陆八零后的作家,我到底有什么看法。他们还怕我不懂啊,就说是指一九八零年后出生的那些年轻作家。我说很棒啊我看过他们的作品。
那学生立刻就笑了起来了说,您不知道啊,其中一位还骂过您呢。我说我知道啊,年轻人发表他们的看法,他们有他们的感觉,而且敢说出来不是很好吗?我小时候啊也会写那样的文章,有一次在校刊上骂台北市的公共汽车,说主管公交车的单位是脓包。擦药不管用非把脓挤出来不可,结果文章硬是被学校扯了下来,不准刊登。说实话对于年轻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只要不过火不违法,不干扰到别人我是不反对的。因为如同对爱的感觉,十八岁会等于二十八岁吗?二十八岁对异性的观点,又会跟三十八岁的相同吗?对同一件事,不一样年龄的看法,可能大有差异。你可以说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写的东西技巧不成熟,但是当那个十七岁孩子,到了二十七岁三十七岁,技巧成熟了人也成熟了,他还写得出十七岁的感觉吗?
从这个角度去想,我认为由于中国过去科举取士,一个个年轻学子悬梁刺骨,焚膏继晷拼命读书求取功名,虽然书可能读得不错,却忘记了十五六十六七甚至十八九,是人生最浪漫最敏锐的时候,因此失去了许多创作的机会。各位想想比尔盖兹哈佛念一年,离开的时候他几岁?二十一岁。他为什么不等拿到哈佛大学的学位之后再创业啊?这正如很多学计算机的人说的,搞计算机设计过了三十岁,嘿嘿就差不多了。为什么?因为年轻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候,那时候不创造更待何时?相信很多朋友看过美国演员罗素克洛演的美丽心灵。那可是真事儿哦。你知道约翰纳许,六十六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纳许均衡博奕理论,是他几岁写成的吗?居然是他二十二岁的作品。在那个之后他几乎就沉寂了,而且沉寂了一辈子。如果他年轻的时候没好好发挥他的创造力,后来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吗?他得奖的是靠二十二岁,不是靠六十六岁啊。同样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九二零年发表的成名作招魂节的一幕,那个时候他几岁二十一岁。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创造,尤其年轻人创造力强,更得努力发挥创造力,创造出属于你,有你创意跟风格的东西。
或许有人要说,啊我又不是艺术家文学家,又不打算搞科技发明,欸无关创作那你就错了。请问为什么你是你不是别人,为什么你跟别人就是不一样?如果这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模一样,有没有你又有什么分别?你存在的价值又在哪儿?最近我有个学生对我说,某大经纪公司要为他包装,把他捧成明日之星。他说天哪他们连我该怎么走路,穿哪种衣服什么颜色的衣服,梳怎样的发型,甚至讲多少话曝多少光,连眼睛看人的样儿都要规定。我听了我就跟他说没错啊,因为他们要你感觉上跟别人不同,叫人家一看就是你。我还举个我书上的例子,如果你有两天没刮胡子,朋友可能笑说,嘿你真忙啊连胡子都没刮。但是如果你一个礼拜都没刮,人家可能偷偷的议论,欸奇怪他是不是家里有事啊。你再过几个礼拜没刮,大家又知道,你家里没居丧的时候,可能会说哦,说原来你要留小胡子,得了吧难看死了。但是假如你坚持下来,过几个月大家看习惯了,又可能说欸其实你留小胡子,还挺有味道的。请问这表示了什么?表示风格要创造。创造是要认定方向坚持到底的,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上来,都应该有两项创造,一个是创造生命,使下一代能够延续,另一个是坚持我们自己的风格,创造属于我们特别的东西。使这个世界能变得更丰富而有变化。
请问嘛一个身高两米三,到篮框就能把球放下去得分的球员,跟一个一米六零的球员,如果在比赛里头能够旗鼓相当,得分一样你会比较佩服谁?还有你会佩服一个超级美女吗?你大不了羡慕她长得漂亮,却不会因为她的美艳而佩服她吧。因为她的美貌是天生的,你大不了佩服她妈妈真会生,但是如果有个长相很一般的女孩子,因为气质谈吐不平凡而给人深刻美好的印象,你就比较会佩服了对不对?因为她在天生的基础上,靠她自己后天的努力,增加了许多好东西。
同样的道理,一个一目十行跟一个十目也看不了一行的人,如果都拼命考了高分,你更佩服哪一个?你当然是佩服后一个。我曾经在师大毕业之后,教过一年高中。当时我做导师的班上有个学生,手指上总缠着胶布,不是伤了这根就是伤了那根。有一天啊我就问他了,我说怎么老受伤啊?他吞吞吐吐了半天说,因为我读不好书,每次成绩差,我就用刀片割手指。我把他给臭骂了一顿,叫他再也不能这样做。但是当我看到别人都在玩,他却低头抱著书走来走去,还不断敲自己脑袋,口中念念有词的时候,我不得不暗自佩服他,瞧这是一个人,一个能够超越自己与生俱来有限的条件,创造他自己成绩的人,将来无论他能不能成功,他做人的这个态度,都应该被肯定。话说回来,我教的是台北的重点高中,他可能看起来比别人智商差点,他能考进去,可见他已经在初中很努力了。
最近有一本非常畅销的好书,《最后的演讲》,不知道各位看过没有。如同纽约时报的评论,这个作者啊蓝迪啊,他在人生的尽头,仍然不忘厘清轻重缓急,更精彩的是在他演讲里面强调的,上帝给每个人一副无法选择的牌,但是我们能够决定,怎么打这手牌。打好这手牌就是创造自己,只有超越自己先天条件的人,能够创造自己个人风格。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