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各位观众好,今天刘墉谈超越第八讲,题目是“超越时间的藩篱”。上帝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完全一样,但是会不会用,能造成很大的差异,今天来谈一谈,我们要怎么样使用时间。
如果您看过我的处女作《萤窗小语》,这本书的前三集在大陆的书名叫做《心灵的四季》,大概会记得,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四个三十不等于一百二》,那是一位企业界的大老板对于我说的。 他每天早上9点上班,才进办公室就一堆事,可能前脚才有主管报告,后脚又有工会的抗议,接着客户造访,加上不断的会议跟电话,难得有定下来的时间。
但是有一天他刚从美国回来有时差,早早就醒了,睡不着了,干脆去办公室上班,结果那天由七点到九点,他做的事比平常两小时多得太多了。所以他得到个结论,四个被打断的三十分钟,不等于连续的一百二十分钟。据说,美国微软的这个创办人比尔盖茨早就这样了,他每天上班,车子到公司,不直接坐电梯上楼,他先坐在停车场拨手机,把最重要的电话先打了。
大企业家要把握每一分钟,分出安静的时间跟喧哗的时间,一般人也一样。比如说我以前有一阵子在上班的时候写稿子,下班的时候给读者回信,后来我发现错了,因为上班常常有干扰,那稿子断断续续,写得又慢又不好。倒是没这么讲究的时候,可以在上班的时候写信,写信就不受影响,所以我改成了上班的时候写信,下班写稿子。
表面看起来,我上班是没做正事,做了杂事,反而下班之后做正事,问题是这样的效果好得多。同样的,很多学生因为第二天要考试,把准备考试、背书,当做最优先的工作,放学回家才吃完晚饭就开始K那几样,到了深夜才做一般的功课。表面看很对,但是如家里头吵,他又容易被干扰,恐怕反而不如先用比较吵杂的时候做功课,等深夜安静了,再专心念书。
如果他的毅力够,甚至可以先睡个小觉,半夜起来念书,因为用时间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有弹性,分清完整时间跟破碎时间、吵杂时间跟安静时间;其次,用时间必须分清楚长时间跟短时间。举个例子吧,当我儿子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回家,说接下来一整个礼拜放长假,放完两天要考期中考。
我问他有什么计划吗?他说当然应该先准备考试的东西啊,因为要花很多时间,我说不错,未雨绸缪早作打算;他又说,我要去图书馆借点文学名著来看,我说很好,取法乎能得乎中,看课外书也是很对;他又说要找朋友聊天,我说也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朋友是重要的。
一个礼拜很快过去了,到了上课的前一天,我听见他要他妈妈开车送他去图书馆。我就问了,才借的书就要还了吗?他说不是啊,是要找参考书,写参加西屋科学奖的报告,接着去借了一堆,连两天昏天黑地的读书、写报告,礼拜一总算把报告缴上去了。
放学进门都累得不成人样了,我叫他吃完晚饭赶快休息了,他却愁眉苦脸的说,不行啊,明天要考期中考,我说你不放长假的前两天就先念了吗?他说,可是隔太久了,这两天又几乎没睡,精神不好,把背好的都忘了。请问,他犯了什么错误?他就是没有把大时间跟小时间分清楚。
那个长假加上星期六、星期天,足足有九天哪,他为什么不一开始放假的时候就去借参考书,用大时间写西屋科学奖报告,行有馀力才看小说,找朋友聊天?再利用考试前两天背书,背的东西当然越靠近记得越清楚啊,他怎么能够放假一开始就背呢?西屋科学奖的报告,又岂是一两天赶得好的,就算赶出来可能得奖吗?
会用时间的人,一定要有通盘的规划,记得这个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记者问她如何日理万机的时候,这撒切尔夫人说,很简单,她只是把要做的每件东西写在笔记本上,做一项就划掉一项。你乍听,这没什么稀奇,别说英国首相了,很多家庭主妇不也这样吗?这样做好处很多,全看做的人,有没有好好发挥其中的效果。
你知道先把事情一条条列下来,做一项删一相有什么好处吗?第一,写下来看得清楚,可以避免遗漏;第二,你可以依照事情的轻重缓急跟性质,决定做的顺序;第三,你可以把相关的事情放在一块儿做,节省时间,事半功倍。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考考各位,注意听,我常常拍摄这个很大的这种四乘五这么大的幻灯片,这种专业的东西必须送到纽约曼哈顿的专门店去冲洗,而且最少得等上四个钟头才冲得好,因为曼哈顿距我家很远,我每次都顺便去逛博物馆跟书店。
请问,筹幻灯片、逛博物馆跟买书这三件事,我应该怎么分配?我是先逛博物馆再去买书,再去冲照片,还是先去买书,再提着逛博物馆及再去冲我的幻灯片?又或者是我先把幻灯片拿去冲,再去逛博物馆,再去买书,再去取幻灯片?
我当然是取最后一个,因为冲幻灯片要时间,我何必在那儿干等啊?书很重,如果买一堆,提去博物馆多累腾啊。我当然先把幻灯片交到店里冲,然后两手空空的轻轻松松逛博物馆,再去买书,最后去拿这个冲好的幻灯片。如果幻灯片不多没有盒子装,我还可以往书里头一夹,不怕被折到,接着坐火车回家。
请千万别觉得这是琐碎的小事,要知道积少成多,当你把事情分配好啊,能够省下惊人的时间跟精力。我因为要画画、写文章甚至做节目、演讲、出版,有些事必须安静的心情,有些的时候又碰到非常杂乱,必须在时间上精打细算。
说出来各位可能不信,我连由书房到厨房都会先想好,一路要经过客厅、餐厅,要顺便做些什么事,拿什么、放什么,免得等会儿忘了回头再跑一趟。这上头有很多的学问,下一次继续跟您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