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
陈伯达:《厚古薄今边干边学》
何亮亮:今天我们要追踪的是40年前的今天,当时的中央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宣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北京发表了一篇批判厚古薄今的演说。这篇演说呢,揭开了后来整肃知识分子的序幕。
解说: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3月10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伯达,应郭沫若邀请,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做《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报告。陈伯达在讲话中主要谈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跃进的问题。他说,哲学社会科学应该跃进,也可以跃进。而跃进的方法就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
陈伯达还提出有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逃避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企图躲到“三代”的象牙塔中去,不但对知识分子加以否定,也为厚今薄古定了调子。就是进一步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搞臭。陈伯达关于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一番话,并不是他的即兴之作,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在揣摩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之后的发挥。
随后不久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肯定了陈伯达提出的“厚今薄古”的口号,认为他的演说有破竹之势。陈伯达把“厚今薄古”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史学界引发一场史学革命。4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人民日报》发表,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文章得到毛泽东的好评。
6月10日,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厚今薄古”的分题,答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的一封信,提出应该标榜“厚今薄古”来打破迷信,形成发展上的大跃进。
此后全国知识界,尤其是史学界和文学界,以及高校知识分子学生,对厚古薄今展开了大规模的批判。陈伯达的报告是极左思想的一个典型,对当时已经开始的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全国开展了一场所谓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群众运动。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搞拔白旗,批白专道路,破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粗暴的对许多专家、教授进行过火的和错误的批判,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成为后来文化大革命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和臭老九,及所有的知识分子的序曲。
拉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序幕
何亮亮:为什么40年前陈伯达的这个报告今天还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呢?因为这个报告它不是一般的报告,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后来在文革当中,进入高潮的,这种把整个知识分子作为打击对象,作为批判对象的,这样的一种趋势,这样的一种运动,这样的一种思潮,或者说当时作为一种政策。在这个报告里面,就已经是第一次出现了。当然它第一次出现是这样明确的把这个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作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或者是人文科学的,把它作为一种口号。
那么实际上一方面我想他是继承了反右,因为在反右的时候呢,绝大部分这个被打成右派分子的都是知识分子,包括这个党员的这个知识分子。那么58年陈伯达提出这个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之后,一方面他创造了一个非常恶劣的一个先例,就是让这些年轻的这个大学生们,你可以用几个月的时间突击一下,你就可以写出一本文学史,写出这个一本历史书,断代史,写出一些文科的这个教材。以此来证明说,那些学者、那些专家,其实都没有什么真本事。
比方说现在广受尊重的,中国最有名的国宝级的这个学者陈寅恪,当年在中山大学就遭到这个大学生们的批判,大学生们说我们可以超过陈寅恪。陈寅恪留学海外二十多年,这个苦心孤诣治学几十年,这样的这个学术的根基,怎么可能是二十来岁,十九岁的大学生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超过他呢。那么这还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我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看到当时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里面,像中国这样把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定的阶层,来加以打击,来加以摧毁的是绝无仅有的。
打击知识分子 重创中华民族
何亮亮:我们知道斯大林在苏联,曾经搞过几次大清洗,打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斯大林他不是专门打击知识分子的,虽然他打击的对象当中,也有很多是知识分子。只要他认为是反苏的,不管你是什么,他都要打击。
但是在中国,特别是到了这个文化大革命,把知识分子说成是臭老九,把中国最需要现代化的这个人才,当做这样知识分子的这样一个整体,当做这个打击的对象。他起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呢?
文革当中当然是这个所有这个著名的学者专家,都被打成所谓的这个反动学术权威。那就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日子也是非常不好过。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轻视知识,轻视读书的风气,这个风气到现在当然是以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它对中华民族的这个打击和伤害,其实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比方说我们中国老是要受俄罗斯的这个气,因为你这些高级的,你这些先进的这个军备,你这些高科技军事的这个产品,你不向俄罗斯买,没有人肯卖给中国,美国不用说了,日本不用说了,欧盟不用说了,都不卖给中国。中国人特别笨吗?中国人造不出来吗?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曾经有过一个断层的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是跟58年开始的那种,把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打击对象,然后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非常错误的这个做法。
这样疯狂的摧毁自己的这个民族的精英这个做法,这个在世界各大国当中,也只有中国,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不能够这样对待自己的这个有创造力这个一分子。
我不是说应该轻视工农而特别去尊重知识分子,但是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但是当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它要奋起直追,它要向现代化的这个目标前进的时候,人才、知识分子,那就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最重要一部分。但是当你去打击知识分子的时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它还有什么可能去实现现代化呢?所以我们说温故而知新,现在来回顾40年前的这个陈伯达这个非常荒诞的这个报告呢,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的。
《时事亮亮点》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周一)20:15--21:00
重播:(周二)03:15--04:00 14:15--15: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