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石齐平: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是什么?

2012年12月12日 10:44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同时,他也提到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了,今后仍然在走这样一个正确的道路。

凤凰卫视12月11日《时事开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期在广东省南巡,亲民的作风备受民众的亲睐。不过,更重要的是他所制定的政策,未来将决定中国的国家经济走向。今天节目当中石齐平先生要和我们就中国十八大之后的中国国家经济增长要提出一些新的思路,三个标题第一个调结构刻不容缓,扩内需需要改革,促增长有新的思路。

那首先第一个标题调结构刻不容缓,其实源自于习近平他近期一系列的讲话,其中他说包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他也提到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了,今后仍然在走这样一个正确的道路。同样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他也提到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无论习近平或李克强近期这一番领导人的各种各样的说话原因,究竟是什么样的形势下出现的?

石齐平:我觉得大家都关注的一就是增长,二就究竟应该怎么样确保一个稳定持续的增长,但是我想今天在正式展开我们的问题之前,先介绍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的概念,就一个国家的增长究竟它有什么来源,怎么来决定的。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需求面,一个是供给面。

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调结构刻不容缓

石齐平:那需求面一般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是外需,一个是内需,你必须要靠需求他才会去生产,所以需求很重要,但是光是有需求没有供给不行的。供给就表示你这个国家的潜力主要决定于两个,一个是资源,一个是技术。这两个是需求面的条件,所以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既要看需求面,又要看供给面,光是看一个都不行,而且两个最好是相当,首先要介绍这个概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两方面条件都不错了,为什么呢?因为需求面,就中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全球化提供的一个外需市场,因为当时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内需还没有成熟,中国有条件去引进外来的资本技术跟管理跟中国拥有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相结合,那生产出来很多产品,这些产品物虽未必美,但是价却很廉。这个物未必美,价很廉的东西,国内市场还没有什么市场,内需还没成熟,于是就外需,这就拉动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百分之九点几的一个增长率。

但是,这个形势不会一直不变的,特别是外需市场。尤其我举一个例子,1998年就是东亚金融爆发危机,1997年爆发危机之后,当时的副总理朱镕基就很清楚的看到形势似乎在变化了。因为国际上出现什么是危机就代表这个需求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当时他首先就喊出了一个口号,要拉动内需,扩大内需,所以我觉得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可是我们必须要看到从1998年开始提出扩大内需,一直到2008年爆发这一次的世界金融海啸之前,大概有10年光景生涯,你会看到这段时间中国的内需有没有成功的拉动。

姜声扬:并没有。

石齐平:坦白讲没有,因为中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更多的还是靠外需。

姜声扬:出口。

石齐平:靠出口,但是到2008年9月世界金融海啸爆发以后,这个形势又变了。你可以看到过去三四年,这个全球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全球的外需市场出现了极度的萎缩,因为2009年的外需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负的。在这个情况之下,你简直没有办法包括中国在内,都没有办法更多的去依赖外需了,只好回过头来拉内需,所以记得2008年那时候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要扩大内需,而且我们要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叫做保八记得吧?

姜声扬:当然记得,保八也成功了。

石齐平:对,保八也成功了,保八成功靠什么,很多政策对不对?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四万亿的公共支出,然后银行扩大现代规模,还有一些各式各样的政策,包括家电下乡,还有地方融资平台等等。在这一系列政策轮番出来的情况之下,保八成功,不但成功,而且过去三年基本上是保九、保十、保九,只有今年才是7.5,总的来讲保八是成功的。

姜声扬:如果保八是成功的话,而且GDP是年年都在增长,为什么不能说明中国的内需是被成功的铁证?

石齐平:问的很好,就过去10年的确是靠内需的,但是我们再看看确实因为靠内需出现了很多很多就因为政策方面,虽然靠内需也确实保八成功,但是却产生了很多的后遗症。

姜声扬:所以这后面最主要。

石齐平:第一个产能过剩,很多的产品包括水泥,包括钢铁,包括汽车,包括太阳能,包括风能这个都严重的过剩了。第二个投资过度了,中国投资率百分点偏高,经过这三四年以后,投资率高到几乎50%的百分点,然后这么多投资里面很多是重复投资的,不必要的投资在那边重复,然后出现资产泡沫爆发,房地产的泡沫,然后CPI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上涨,然后地方政府负了很多债,然后地方政府债或者产能泡沫都影响到银行,银行在经营上面临到更大的风险,然后很多学者还说,在过去三四年中,中国已走到国进民退的回头路等等都是后遗症。

姜声扬:这些后遗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石齐平:问的好,然后我们就看一个结构,过去中国更多的靠内需还是靠外需?

姜声扬:靠内需。

石齐平:内需更多的是靠投资还是靠消费?

姜声扬:投资。

石齐平:投资更多的是靠政府投资还是民间部门投资?

姜声扬:政府投资。

石齐平:OK,所以答案很清楚了,也就是内需更多是靠政府主动的通过基本建设的这种投资的方式,而不是民营企业投资的方式,更多的是依赖投资,而不是消费的方式拉动了一个经济增长。那么,很显然我刚才讲了问题很多,多到这个地步,事到了必须要重新全面检讨、修正、改变的地步了。

姜声扬:好,那问题是如此,系统性的进行分析之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总结一下呢?

石齐平:就是结构问题,所以必须要调结构。这个结构你可以用在很多很多不同的理解,内需跟外需的结构要调整,不能过度的依赖外需,那么内需方面消费跟投资的结构也调整,不能太多的依赖投资,因为更多的依赖消费,OK。那么就算在投资方面,这个结构也调整了,也不能太多的依赖国有或者政府的投资,而要更多的依赖民营的投资,甚至在产业结构方面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比如过去制造业、服务业跟农业三者的比重,显然这个服务业比起发达国家来讲也就偏低太多了,那么工业相对比较高。所以这些统统是属于结构性,当然结构还可以更广大的一个就是城市跟乡村的结构,东部跟西部的结构,这个调结构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很多很多问题就是中国结构出了问题,所以习近平才说调结构刻不容缓是这个意思。而调结构要怎么需调呢?改革,所以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时事开讲》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3:00-23:2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5:10-05:30  周二至周六10:55-11:2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芮泽] 标签:石齐平 姜声扬 调结构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