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申宁:印度重要利益不是和中国争土地
2010年04月02日 15:38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1日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胡锦涛在贺电中说,中印两国毗邻而居,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建交6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双方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了深化两国关系的“十项战略”。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全面拓展,富有成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协调,密切合作。本期节目,嘉宾刘申宁对中印关系作出解读。

凤凰卫视2010年4月1日《时事开讲》节目播出,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欢迎加入今天的《时事开讲》,今天是中国和印度建交60周年纪念日,双方领导人今天是互致贺电,并将在今年内各自举办中国节和印度节,以及一系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还有青年交流等等的活动。两国的关系,从盟友到冷淡到交战到如今的又合作,究竟当中有哪些亮点,有哪些低点?我们请特别嘉宾时事评论员刘申宁先生为我们做点评。刘先生,如果你如何形容过去60年,这个跌宕起伏的中印关系,以及未来60年,中印合作开发世界经济的新格局?

中印关系 边界问题是很大的结

刘申宁:中国和印度,是一对巨大的双胞胎,人口加在一起有24亿,占了世界五分之二。两国的贸易总额占了世界三分之一,这么大一个量,而且现在的发展,都看好。中国和印度都在迅速发展,至少还有20年到30年的飞速增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20年以后,中国经济总量可能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一,印度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那就是说,世界有四个最大的经济总量的国家,有三个在亚洲,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这个局面你就可想而知,印度和中国在亚洲处于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

中印两个关系,也在60年以前,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主持,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印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承认中国的。这个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那个年代,中印两国之间关系很好。关系最后走到了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边界冲突,这个边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和印度国内当时的情况有很大关系,50年代,印度尼赫鲁,他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他以这个自居,所以他一直很想成立一个大印度联邦,所以他在推进他的大印度联盟,包括中国、尼泊尔、不丹,周边都把它纳入了大印度联邦。所以在推进过程当中,印度和中国,就边界问题发生了很多的摩擦。

你知道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实际上三条线,第一条是我们传统的线,就是中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传统边界,这一条线,靠近印度那边。中间这一条,是麦克马洪线,我们是不承认的,第三条线,就是我们现在这条实际控制线,这三条线,实际控制线就在我们这边,中间是麦克马洪,那边是传统线。这个当时尼赫鲁就是把他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中印之间的边界线,而且麦克马洪线划的不合理,他主张要做一些修改,修改,就是往我们中国这边推,他向中国这边拓展。拓展就入侵中国边界了,所以双方的冲突就从这开始了。这个关系,使得中印的关系,走上了很长时间的低谷。

姜声扬:我们知道中印之间也在1962年发生过摩擦,边界摩擦。那一次战役,对于中印两国的关系,是不是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刘申宁:对,那次斗争,应该说对中国和印度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当时印度觉得它在整个世界,很有脸面,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了。结果轻轻被中国一打,把它的王牌师给打掉了,他没有想到,他很栽面子啊。在那样的情况下,尼赫鲁喘不过气,印度国内也有很大的情绪。所以说,这个斗争,给印度带来是整个民族情绪都受压抑的感觉。但是印度它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的,你不需要动武,你本身向前推进,越线来划定你的边界,就已经错了,这个道理,他不去想,不去讲,所以到了今天,印度的很多人,还不舒服。

都不舒服在哪里?就是我们在新疆阿克塞钦这个地区,我们没有退回,还是停留在传统线,传统的中印边界线上。印度人认为阿克塞钦中国是侵略了,是属于他们的。那么在东部的地区,就是藏南这个地区,我们退回了实际控制线,等于从传统线退过麦克马洪线,到了实际控制线,这个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被印度占去了。那么在这个地方,印度还在不断推进,它还要再往前推进,所以双方,一个是过去这一仗有仇结在心里,一个是现在的边界争端,这个领土的争端,到现在没有解决。中印双方政府谈了十五次,十五次没有解决问题,所以现在民族情绪,印度国内的民族情绪,伴随着经济增长,也在日益高涨,所以印度的媒体说,中国要在2012年打印度,十年之内中国要向印度开战,在不断发这种挑衅性的舆论,这个应该说对中国也有重大的影响。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