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平:石油是中东不易产生民主政权的原因
2009年06月25日 16:18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2009年6月24日《时事开讲》节目

任韧:石先生,您刚刚也提到了西方媒体说艾哈迈迪·内贾德是在作票,现在我的问题是难道艾哈迈迪·内贾德真的需要作票才能够当选吗?他的支持度究竟有多少?

伊朗政局:脉络可寻?

石齐平:我觉得他的主要支持的群众基本上比较多的在农村。那么有一个说法是这样子,石油是民主政权不太容易在中东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话怎么说呢?中东的政权基本上靠两个东西,用中国话来讲,一个叫枪杆子,第二个不叫笔杆子,叫油桶子,靠这两个玩意儿。那么枪杆子就是武力,油桶就是钞票,它靠卖油赚来的钱做什么事儿呢?就收买人心,就是收买老百姓,给老百姓好处。

再一个它这个钱拿去巩固它的军事力量,包括革命卫队,或者是民兵的组织。所以它这个政权不容易倒掉,有这么两个力量在那边,1979年,就是在伊斯兰革命之前,巴列维总统,巴列维国王那个时代就是如此。后来霍梅尼把巴列维给推翻了以后,虽然政权换掉了,但是使用方法还是一样。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到目前为止,你可以看到艾哈迈迪·内贾德,他还是更多的老百姓支持他的,都是在农村地区,不是在都市里面,也不是属于知识分子。那么这个情况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我们前不久看到那个泰国,你看泰国他信的支持者,基本上也在农村,城市里面的知识分子基本上比较更多的是反对他信,也反对艾哈迈迪·内贾德的。

任韧:不过按照您刚才这个说法,如果说金钱、石油来收买人心的话,那应该不分城市,不分农村。

石齐平:对。

任韧:为什么艾哈迈迪·内贾德的支持者大多在农村,在城市里反而不买账呢?

石齐平:是这样去理解,因为城市里面的居民知识水平比较高,他们自认为是中产阶级或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应该由他们来作为一个统治阶层,所以他们不削于,或者完全不太认同,你还要用钞票去收买人心的这么一个做法,所以艾哈迈迪·内贾德,你这个做法我完全不太认同,不能接受。所以但是他们的委屈在哪里?他们的票数比较少,他不像农村票那么票多。所以他不能够通过选举来获得他的政权,他只能用这种抗争的方式来引起国际间的注意,这是第一条。

第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知道1979年以后,伊朗出现了一个政教合一这么一个政权。那么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刚开始还是获得民心的,到最近这几年来,越来越失掉这个民心的,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个就是经济的恶化。我们开始看到,伊朗的情况,经济情况失业率超过20%,通货膨胀率很高,甚至于在这么一个产油的国家,它的汽油还要配给,这就让老百姓很不能够满意。

第二个就是社会的僵化,举个例子,由于教条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伊朗这个地方,男人不可以穿短裤的,男人也不能穿没有肩的衣服,另外女人出门一定要包头巾,然后要穿长袍。这个在很多年轻人,或者在很多知识分子里面,包括很多妇女,她不能接受,甚至于公共汽车,巴士,男女还要分车厢的。所以像这些都慢慢的不太能够被年轻人,或者知识分子所接受。据说颇有些年轻人,他有这种心态,再来一次革命有什么不可以呢?这就是出现了目前的一个状况。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马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