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声扬:当你提到我们问题奶粉的事件,因为这个事件在两岸之间有很多机制的形成,但是我们看到这个话题在台湾的岛内也形成了一个政治的角力,特别是民进党和国民党之间,还有对内地奶粉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可不可以为我们做一个解释。
另外一个我们看到,就是当这个平台运作顺畅的时候,那未来、民间、政府它下一步是军事方面互信机制能够也开始建立起来呢?
邱震海:首先我觉得民进党方面它要所谓以问题奶粉事件大做文章,我觉得这本来就是在逻辑之中的,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它本来就不想跟大陆往来,所以任何一点,在两岸关系当中蛛丝马迹。当然这次问题首先是在大陆的有毒奶粉的产品出了问题,正好是被它拿来做文章,所以我认为这个一方面也不用太过于在意,从两岸当局不用太过于在意,因为这个本身在民进党的操作或者指物后面会有相当多的一个政治的思维,其实它拿这做文章是阻碍两岸关系。
但是与此同时,当然未来还要继续加强双方的一种功能性的管道的建设。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只要两岸之间在许多小步走,在许多实实在在功能性的议题上,管道越来越多,那么实际上所有的这些小步累计起来就是一大步。
姜声扬:对。
邱震海:那么等到那个时候,等到真的两岸关系各方面水到渠成时,我想等到那个时候,民进党再有意见也是毫无意义的。
姜声扬:好,这是民进党,在军事互信方面呢?
邱震海:在军事互信,现在乍一听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天方夜谭,因为两岸之间除了贸易,除了投资之间的往来,人民之间的往来是很多,但是两岸的军队,以前的国军和大陆的解放军之间几十年来都是敌人。那么所以说两岸的军事互信我认为乍一听好像似乎是个天方夜谭。
那么我个人是认为,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背景发生了变化了,如果说过去是两岸之间国共两当之间主要是意识形态,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后来到了民进党时代它要搞法理台独,当然也是敌人,这完全是水火不相容的,但现在我觉得已经从前几年马英九上台之后,台湾岛内的一个政治背景已经,已经从前几年的政治当局的质疑要操纵或者要追求法理台独,已经变为什么呢?变为马英九在“520”当中所指出的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换句话说,这或多或少的是对大陆的一个中国的回应,当然马英九有马英九的难处,他很难从岛内的立场上说,他很难讲一个中国,但他基本上已经从民族认同这个角度说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好了,那么既然是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既然大家共同已经有了一个民族血肉同胞的意识,那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军事互信的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然现在如果谈这个问题的话,后面马上有一个阻碍的问题出来,两岸现在政治互信还没有建立,怎么能够建立军事互信?这个当然我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接近方法,一种思维方式首先政治互信是军事互信的唯一前提,没有政治互信军事互信免谈,这种思维当中有它一定的逻辑和理性,因为两岸之间确实现在互相有一些防范。
姜声扬:当然。
邱震海:从大陆方面对台湾方面的妨碍来说,第一就是马英九你对一个中国到底怎么样?第二你未来能够呆多长时间?第三就算你是任何一个中国的,你下台之后新上来的一个民进党政府,是不是会继续追求法理台独,我现在跟你搞,现在跟你搞军事互信机制的话,那是不是以后会成为一个祸害。
但是另外一种思想接近的方式,其实可以用军事互信的方式,来逐步的刚才我说了,就像食品安全管道这种功利性管道,用许许多多的小步,当我们在政治框架,大的政治互信还没有一蹴而就。我们到底是继续等待,让时间白白流过,还是在许许多多的可以做的小的议题上累计互信,从而在几个月的几年之后回头一看,那就是一大步。
所以从“520”上来之后,我们当时也说马英九“520”上台以后,其实两岸关系应该说大的框架下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技术性的非政治的、非敏感的议题先开拓,像什么两岸通商,两岸三通,两岸包机,包括两岸的共同市场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
第二、就是复杂了,是一些非技术性的是一些非常复杂的政治敏感的议题,当然我现在认为,其实在这两个阶段中间,其实还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所谓的过渡阶段,就是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在一些具体来说可能比技术性的问题要复杂一点,但是其实又没有达到非常敏感的政治议题的这种程度,就像两岸的军事互信机制。其实两岸的军事互信机制我认为这是可大可,可长可短的,大你可以大到说像一些中国和美国那样的军事,这当时不可能。
邱震海:是吧,但是小就小到,其实为了防止冲突,防止海上冲突,防止边境上冲突,大家要有一个热线或者前线指挥部之间的热线,包括双方的,现在台湾方面有一些像你刚才提出,双方的退役的将领,以民间学者的身份先互相往来,进行学术上的研讨。
姜声扬:交流。
邱震海:包括联合海上的搜救员演习,包括共同的救灾等等。所有这些方面,其实我想其实在技术上当然比原来的纯粹的经贸议题要复杂一点,但是它在敏感度上远远不及我们后面一步要涉及到的那些政治框架的敏感议题,所以我现在认为现在到了我们这两个阶段中间插入一个过渡性的阶段,以次来测算一下我们未来能不能继续向政治互相的方向走。
姜声扬:您刚才提到这个交流,其实在有一些国家已经行之有年,大家在两岸之间出现还是有一些困境要突破,我们稍候继续回来谈。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