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5月21日《石评大财经》节目
符丽:当代全球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和驱动力,而且它们非常密集的发生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的时间当中,好,石老师能不能请您详细的说一说,这三个主要的背景和驱动力是哪几个方面?
石齐平:一个一个来,第一个最重要,第一个就跟一个国家有关,在今天世界上一个很重要的国家,你大概比较容易猜得到。是谁呀?
符丽:美国。
石齐平:继续再猜?
简福疆:我们刚刚猜了很久。
石齐平:这个。
简福疆:中国。
石齐平:跟中国有关系,这么说吧,请问你们,距离现在30年以前或更早,全世界当时是不是就有100多个国家跟地区了,而每个国家跟地区是不是都会选择一个,他们自认为最好的经济体制来运作,没错吧?
简福疆:没错。
石齐平:但是不管你选什么经济体制,按照经济学家来分类,一种就叫做市场经济体制,一种就叫计划经济体制。
符丽:计划经济体制。
石齐平:没错,现在我们就把它画在图上,左边就是计划经济体制,这里边肯定有前苏联中国大陆、朝鲜、古巴。
符丽:对。
简福疆:朝鲜、古巴。
石齐平:右边市场经济国家或者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欧洲、台湾、香港等等。当时请问你,在这两个不同的经济体制阵营各自内部的生产要素的移动,是不是相对比较方便?
符丽:是,没错。
石齐平:但是在两个不同的阵营之间的生产要素的移动却是相对的困难,我们就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我们假设把中国大陆放在这里,右边这个比较小的是谁?
简福疆:台湾。
石齐平:台湾对,当时台湾跟中国大陆之间仍不能来往,商品不能,信息不能,什么都不行,只有一样东西来去自如。
简福疆:鱼。
石齐平:上不了岸。
符丽:鸟。
石齐平:就是那个候鸟来去自如,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今天借用全球化三个字来形容当时的状况的话,我们最多只能把它叫做什么球化?
简福疆:半球化。
符丽:半球。
石齐平:半球化,长期以来这个半球化的格局最终却因为一个极重要的因素,作为第一步给它打破了,这个最重要的第一步的因素就是刚才讲的。
符丽:中国。
简福疆:中国。
石齐平:中国的谁?
简福疆:邓小平。
符丽:那应该是邓小平。
石齐平:中国邓小平的哪一年?
简福疆:1978年。
符丽:78年。
石齐平:1978年。
符丽:对。
石齐平:中国邓小平在1978天的时候,做了重要的一个历史决定,当时他就发现到这一条路不能再走,走下去没出路的。所以有人问他该怎么办?摸着石头过河吧。摸着石头过河也得要有个方向啊,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什么意思啊,你们把改革开放四个字念一遍,改革开放,四个字几个概念?
简福疆:两个。
符丽:两个概念。
石齐平:一个叫做?
简福疆:改革。
符丽:改革。
石齐平:一个叫?
符丽:开放。
简福疆:开放。
石齐平:什么叫开放,开放就是往这个方向,不往这个方向开放,中国怎么能够取得中国缺乏而这个地方比较丰富的资本技术?不往这个地方开放,中国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生产出来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卖到这里去,然后换回中国迫切需要的这个东西?当中国决定这么一个改革开放的时候,请问你,左边阵营中的兄弟朋友们,是不是各个都瞪着个大眼睛,在看你中国这一步到底走的出去,还是走不出去?
邓小平在工作中
符丽:对。
简福疆:为什么?
符丽:如果走的通的话,那肯定是跟随了,因为这可能是更好的道路。
石齐平:对,因为大家的处境半斤八两,大家都想找一条出路,所以你现在邓小平自己在前面冲出一条路,那我就看你这条路通不通,如果这条路行,我就跟进,如果这条路不行,那就完了。结果邓小平这个改革开放,今天从事后来看行不行?
符丽:成功。
石齐平:行吧,1984年中国老百姓肚皮都吃饱了,所以在左边阵营中的这些兄弟朋友“呦,这条路不错”,马上做出决定的就是原本在这个阵营中被人看作是老大的那个兄弟。
简福疆:戈尔巴乔夫。
石齐平:戈尔巴乔夫,走,跟进,他进去了。老大老二都往这边走了,往市场经济那边改了,老三、老四一看,进去了嘛,老五、老六二话不说就进去了。到现在整整30年了,只剩下两个小老幺还在那儿坚持。
简福疆:古巴跟朝鲜。
石齐平:其他都过去了,所以你看这样一个结果是什么结果嘛,就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带领了所有原本是属于计划经济,通通都向市场经济这个方向走,走了三十年到今天应该说市场经济一统全球。
《石评大财经》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四) 19:20-19:55
重播:(周五) 06:00/11:25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